“娘娘有陛下的宠爱,有百姓的敬重,更有您自己的智慧。”苏合香从怀中取出一枚香囊,里面装着“忘忧香”与“盛世牡丹”的混合香粉,“这香囊您带在身边,若心烦时便闻一闻。您要记住,真正的依靠,从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杨贵妃接过香囊,指尖轻轻摩挲着绣线,眼中终于露出一丝释然。她起身走到苏合香面前,轻声道:“多谢你,苏姑娘。本宫之前误会了你,还请你不要见怪。”
“娘娘言重了,民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苏合香躬身行礼,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就在这时,一名宫女匆匆跑来:“娘娘,陛下请您即刻去紫宸殿,说是有要事商议。”
杨贵妃点头,对苏合香道:“你随本宫一同去,陛下或许也有话要问你。”
紫宸殿内,唐玄宗正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见到苏合香,他并未多言,只是递给她一份奏折:“这是萧策呈上来的,里面记载了杨国忠与安禄山勾结的证据,你看看吧。”
苏合香接过奏折,快速浏览一遍——上面详细记录了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密谈内容,甚至还有两人往来的书信,证据确凿。她抬头道:“陛下,杨国忠谋逆证据确凿,若不严惩,恐难服众。”
唐玄宗叹了口气:“朕也知道,可贵妃她……罢了,朕已决定,将杨国忠贬为庶民,流放岭南。至于安禄山,萧策已率军驻守东门,若他再敢来犯,便一举剿灭。”
苏合香心中一松,虽未将杨国忠处死,但流放岭南已算是严惩。她正想开口谢恩,却见唐玄宗目光落在她怀中的玉佩上——不知何时,玉佩竟透过衣料,散发出淡淡的银光。
“你怀中的玉佩,为何会发光?”唐玄宗起身走近,眼中满是好奇,“朕之前见你佩戴过,从未有过这般异象。”
苏合香心中一惊,连忙将玉佩取出:“陛下,此乃民女偶然所得的古玉,或许是因今日阳光充足,才会出现异象。”她不敢提及《香经》与时空通道的秘密,生怕引来杀身之祸。
唐玄宗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片刻,忽然笑道:“这玉佩纹路奇特,倒像是与香料有关。你既是调香奇才,不如就将它好好收藏,说不定日后能助你调制出更稀有的香料。”
苏合香连忙接过玉佩,躬身道谢:“谢陛下恩典。”
离开紫宸殿时,夕阳已西下。杨贵妃派人送苏合香出宫,临别时,她再次握住苏合香的手:“苏姑娘,今日之事,多谢你。若日后有需要本宫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苏合香点头,心中却明白,这场风波虽暂平,可安禄山仍在城外虎视眈眈,杨国忠也未必甘心流放——长安的危机,远未结束。
回到寺庙时,萧策已在殿内等候。见到苏合香平安归来,他终于松了口气:“你没事就好,我已派人调查清楚,杨国忠在流放途中可能会有异动,已加派禁军护送,确保万无一失。”
“萧将军费心了。”苏合香取出玉佩,放在桌上,“今日入宫时,这玉佩竟在陛错,它确实与复原的古香有关,如今复原了七种,它便有了银光,若集齐十二种,不知会发生什么。”
阿罗憾拿起玉佩,眼中满是期待:“《香经》说‘香齐则通灵’,或许到那时,我们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只是眼下,我们还需尽快复原剩余的五种古香,尤其是‘丁香香’,需要提前培育丁香花,恐怕还要花费些时日。”
萧策点头:“合香居的温室已修缮完毕,你若想回去继续调香,我可派人保护你。另外,我已向陛下请旨,任命你为‘宫廷香师’,负责宫中香料调制,这样你就能名正言顺地出入宫廷,也能借助皇室资源寻找古香线索。”
苏合香心中一暖,无论是阿罗憾的支持,还是萧策的保护,都让她在这乱世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她握紧玉佩,目光坚定:“多谢你们。我会尽快复原剩余的古香,既能早日找到回家的路,也能为长安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毕竟,这里已成为我的第二个家。”
夜色渐深,寺庙的烛火摇曳,映照着三人的身影。玉佩静静躺在桌上,纹路间的银光流转,仿佛在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挑战。而苏合香知道,集齐“长安十二香”的道路,虽充满艰险,可只要身边有这些伙伴,她便有勇气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