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文人们的需求,苏合香特意扩大了“墨韵香”的生产量,还推出了“墨韵香礼盒”,里面除了“墨韵香”,还搭配了一支精致的毛笔和一方墨锭,深受文人喜爱。不少文人还将“墨韵香礼盒”作为礼物,送给外地的友人,“合香居”的名气也随之传到了长安城外。
这日,苏合香正在调香室里研究新的香料配方,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她走出调香室,只见一群身穿校服的学子围在铺子门口,手里拿着纸笔,正在抄写墙上的诗句。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苏合香好奇地问。
为首的学子恭敬地回答:“苏掌柜,我们是长安国子监的学生,听闻贵铺有王维先生和各位文人的题诗,特意来抄写学习,也想感受一下‘墨韵香’的雅致。”
苏合香笑着说:“你们要是喜欢,尽管抄写便是。我这就让伙计给你们沏茶,再点燃‘墨韵香’,也让你们在香氛中感受诗句的意境。”
学子们大喜过望,连忙道谢。苏合香让人在铺子里摆上几张桌子,点燃“墨韵香”,学子们围坐在桌旁,一边抄写诗句,一边感受着淡淡的墨香,时不时还低声讨论诗句的意境,整个铺子都充满了书卷气。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感叹:“如今长安的商铺多是追逐利益,像‘合香居’这样兼具雅致与匠心的铺子,真是难得一见。苏掌柜不仅调香技艺高超,还能引文人墨客驻足,实在令人钦佩。”
苏合香笑着说:“我只是想让香料不仅仅是用来熏香的物品,还能成为传递雅致生活的媒介。能得到各位先生和学子的认可,我已经很满足了。”
随着“合香居”在文人圈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书画家也来铺子定制专属香氛。有一位画家特意让苏合香为他调制一款“画屏香”,要求香氛能让人在作画时灵感迸发,苏合香结合画家的需求,用松针、柏木和少量麝香,制作出一款清新又不失厚重的香氛,画家使用后赞不绝口,还特意为苏合香画了一幅《合香居赏香图》,送给她作为感谢。
苏合香将《合香居赏香图》挂在铺子的墙上,与文人的题诗相得益彰,“合香居”也成了长安文人雅士聚会的好去处。每天都有文人来铺子里品香、吟诗、作画,有的还会和苏合香探讨调香技艺,苏合香也从他们的交流中,学到了不少唐代的文化知识,对盛唐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这日傍晚,苏合香看着铺子里谈笑风生的文人,又看了看墙上的题诗和画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想起自己刚穿越到盛唐时,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而现在,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香铺,还得到了长安文人圈的认可,甚至能通过调香,将现代的调香理念与唐代的文化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香氛。
阿罗憾走到她身边,笑着说:“看你这笑容,是不是在想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
苏合香点点头:“确实不容易,但也很充实。能在盛唐做出一番事业,还能结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我已经很满足了。不过,我不会停下脚步,我还要研发更多的香料,复原‘长安十二香’,找到回家的路。”
“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阿罗憾坚定地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支持你。”
苏合香看着阿罗憾真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在盛唐的这段旅程中,有阿罗憾这样的朋友陪伴,有“合香居”这样的事业支撑,她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户,洒在铺子里,照亮了墙上的题诗和画作,也照亮了苏合香眼中的坚定。她知道,属于“合香居”的传奇还在继续,而她的盛唐之旅,也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