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开始创业(1 / 2)

自打李丽和于磊搬去了公社东头那个孤零零的旧院子,老顾家就像是搬走了两尊整天电闪雷鸣的瘟神,一下子清净得让人有点不习惯。

虽然每天还得让宋桂芬跑腿给他们送两顿饭,但比起之前日夜不休的噪音和精神折磨,这点劳动简直算是享受了。院子里再也听不到李丽尖利的叫喊和争吵声,连空气都仿佛清新了不少。

顾萍看着日渐安宁的家,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一半。但另一半还悬着一—儿子李炮是个老实疙瘩,指望着他光宗耀祖是不可能了;

女儿李丽算是半废了,能别再惹祸就谢天谢地;这养老送终、传宗接代的希望,看来还得落在将来可能有的孙子身上。可养孙子得要钱啊!光靠李炮那点死工资和家里这几亩薄田,将来怎么给孙子好日子?

她把目光投向了最近风生水起的侄子顾超。这小子脑子活络,那个不起眼的小摊子居然真让他折腾出了名堂,虽然赚的是几分几毛的小钱,但细水长流,看着也挺像那么回事。

顾萍自己没啥大本事,但她想起一个人——整天闷头洗衣服、几乎没啥存在感的大嫂赵娟。

赵娟娘家以前开过小饭馆,她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是一道酥锅,那味道真是一绝!以前逢年过节露一手,都能让全家人吃得舌头都快吞下去。

一个念头在顾萍心里冒了出来:要是能让大嫂去做酥锅卖,不也是个来钱的路子吗?总比她天天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服强!洗一件衣服才挣几个工分?

她把这个想法跟赵娟一说,赵娟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习惯性地低下头,搓着围裙角,声音细若蚊蝇:“我……我能行吗?出去抛头露面的……再说,那酥锅也就是自家吃着玩,哪能拿出去卖钱……”

顾萍一看她这畏畏缩缩的样子就来气,但这次是求人合伙,只好压着性子劝:“大嫂!你这手艺埋没了多可惜!顾超那小子瞎鼓捣都能成,你这实打实的好味道还怕没人买?总比你天天泡在肥皂水里强吧?你看你那手,都泡脱皮了!”

赵娟看着自己粗糙红肿、指甲缝都洗得发白的手,沉默了。

顾萍见有门儿,又加了一把火:“这事儿你得问问超子,他见识多,让他拿个主意!”

晚上顾超收摊回来,赵娟果然悄悄把他拉到一边,吞吞吐吐地把顾萍的想法说了,末了不安地问:“超儿,你说……娘能行吗?会不会给你丢人?”

顾超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这可是好事啊!天大的好事!

他早就心疼他妈了,一天到晚像个没有感情的洗衣机器,赚着最微薄的辛苦钱,还经常被顾萍数落。如果能靠手艺吃饭,那是再好不过了!

“娘!这有什么不行的?您那酥锅做得,比国营饭店的大师傅都不差!”顾超握住母亲粗糙的手,语气无比肯定,“这是好事!大好事!我举双手赞成!”

他立刻开始给母亲分析好处:“您想啊,自己做生意,时间自由,挣多少都是自己的,不用看人脸色。总比您整天弯腰撅腚地给人洗衣服强吧?那活儿又累又伤手,还赚不着几个钱。”

见母亲眼神里有了点光,顾超继续鼓劲:“您别担心抛头露面,现在政策松动了,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呢!有我和我姑帮衬着,您就负责把酥锅做好,其他的我们来!保证比您现在轻松,还赚得多!”

赵娟被儿子说得心动了。她这辈子几乎没自己拿过主意,都是听丈夫的,听小姑子的。现在儿子这么支持她,给她描绘的前景又那么美好……她犹豫了很久,终于轻轻点了点头,声音虽然小,却带着一丝从未有过的坚定:“那……那娘试试?”

“哎!这就对了!”顾超高兴得一拍大腿,“明天我就帮您准备家伙事儿!咱们就在我那棚子旁边支个摊子!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娟姨酥锅’,保准一炮而红!”

看着母亲脸上渐渐露出的、带着点期盼和紧张的笑容,顾超心里比赚了多少钱都高兴。这不仅是一门新生意,更是母亲迈向新生活的第一步!

很快,在顾超的张罗和顾萍的帮助下,“娟姨酥锅”的小摊就在顾超的工作室旁边支起来了。一口大锅,几张简陋的桌椅,但飘出的浓郁香味,却吸引了不少循味而来的食客。

赵娟一开始还很拘谨,但看到自己做的酥锅那么受欢迎,收钱时手也不再那么抖了,笑容也多了起来。她发现自己除了洗衣做饭,原来还能做别的事,还能被人需要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