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趾高气昂(2 / 2)

他压根就没打算再回去。那个简陋的订婚宴,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场为了脱身而演的戏罢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丽腿上的石膏终于拆掉了,虽然走起路来还有点不利索,但李丽觉得浑身轻松,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枷锁。

更重要的是,她心里那个“省城太太”的美梦,随着身体的康复,也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对于朱涵在订婚宴上说的那些话,李丽在经过最初短暂的慌乱和嫉妒后,很快就用自己的逻辑“完美”地消化了。

“哼,朱涵肯定是嫉妒我!”李丽对着镜子,一边试着于磊上次回来时给她带的一条新丝巾,一边自言自语,“她看于老师最终选择了我,还跟我定了亲,心里不平衡了,所以才故意说那些话来刺激我!什么她看上姜澜了?姜澜以后发展好?能和顾超玩的好的人,还能混的好?骗鬼呢!”

她越说越觉得自己分析得有理:“姜澜就是个街道办副主任,还是因伤转业的,能有什么大出息?还能比于老师这个正经大学生、省城来的老师更有前途?朱涵肯定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对,就是这样!”

她完全忽略了心底那一丝微弱的不安,以及于磊迟迟不归的事实,选择性地相信了自己愿意相信的部分。重活一世的优越感,让她固执地认为自己的选择才是正确的,别人都是眼红和误导。

腿脚方便了,李丽在家里就更待不住了。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往人多的地方凑,尤其是那些曾经对她和于磊的事指指点点的妇人堆里。

这天,她看到几个妇女在村头大槐树下边纳鞋底边闲聊,便扭着还没完全康复的腰肢走了过去,故意把脖子上的新丝巾捋了又捋。

“哟,丽丽出来了?腿好利索了?”一个妇人打招呼道。

“差不多了,”李丽扬起下巴,故作轻松地说,“于老师信里说了,让我好好养着,等他那边手续一办妥,就来接我去省城。省城医院条件好,过去再好好检查检查。”

她故意把“信里说”和“省城”咬得很重。

另一个妇人撇撇嘴,语气有点酸:“于老师这手续办得可够久的啊,这都多长时间了?”

李丽心里一虚,但面上却强装镇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哎呀,婶子你不懂,城里办事程序多,复杂着呢!尤其是退亲这种大事,哪能说办就办完?于老师说了,必须处理得干干净净,不能留后患,这样对我才负责!”她说得冠冕堂皇,仿佛于磊真是为她考虑周详。

“是吗?”又一个妇人插嘴,眼神带着戏谑,“我咋听说,朱涵那丫头最近老往街道办跑,去找姜主任汇报思想啥的,俩人聊得可热乎了。丽丽,朱涵没跟你说点啥?”

这话明显是在挑事,想看李丽的笑话。

若是以前,李丽肯定会被激怒。但现在,她自觉稳操胜券,反而生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她笑了笑,语气带着一丝炫耀和不屑:

“朱涵啊?她爱找谁汇报找谁汇报去呗。姜主任人是不错,但也就是个基层干部,前途哪能跟我们家于老师比?于老师可是要在省城骨干教师的!朱涵那是…唉,人各有志吧,可能她就觉得找个本地的安稳?”

她这番话,既抬高了于磊,又贬低了姜澜和朱涵,把自己放在了胜利者的位置上,感觉格外良好。

妇人们互相交换着眼神,有的偷笑,有的摇头,但也没再说什么。李丽见达到了目的,心满意足,又闲扯了几句,便借口要回家给于磊写信,趾高气扬地走了。

她全然不知,在她背后,妇人们的议论早已变了味:

“瞧把她能的,真以为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呢?”

“于磊这么久没消息,八成是肉包子打狗喽!”

“朱涵那丫头精着呢,我看姜主任比于磊靠谱多了……”

“等着看吧,有她哭的时候!”

李丽却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梦里,盘算着去了省城要买什么衣服,住什么样的房子。她甚至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把一些她觉得土气、配不上省城生活的旧衣物都挑了出来,准备扔掉。

顾萍看着女儿这番举动,心里焦虑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几次想开口劝说,都被李丽用“于老师马上就来接我了”堵了回去。

而此刻,远在省城的于磊,早已将红星公社的李丽忘得一干二净,正在努力讨好家里那位背景深厚的妻子,争取到一个更好的工作调动而绞尽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