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能稳定器”(定风波-I型)的设计图,如同在阴霾笼罩的“补天”战场上投下的一束希望之光。然而,图纸上的精妙构想,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实实在在、能够投入战场的装置。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位于东海之滨、被紧急指定为“稳定器”核心生产基地的——“临海城”巨型工坊集群。
临海城,本就以海运和大型工坊闻名,在“全国工业力量总动员”中已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构件生产基地。此刻,它被赋予了更崇高、也更紧迫的使命。
设计图通过加密信道送达的当天,整个临海城仿佛被投入了一座巨大的熔炉。龙吟阁派驻此地的最高技术代表,元婴初期长老岳山,立刻召集了所有工坊主事、联盟炼器师代表以及凡人工匠大师,进行战前总动员。
巨大的光幕在临海城中央广场升起,上面展示着“定风波-I型”那复杂而精密的分解图。岳山长老的声音通过扩音法阵,传遍全城:
“诸位同道,诸位工匠!西荒千万生灵的性命,我修真界未来的希望,如今系于我等之手!此物,名为‘灵能稳定器’,乃是我辈能否在西荒那能量风暴中站稳脚跟的关键!图纸在此,材料正在调运,但我等只有——二十天!”
“二十天内,必须完成首批三百台‘定风波-I型’的生产、测试,并运抵西荒前线!此乃死命令!”
二十天!生产三百台结构如此复杂、精度要求如此之高的法器?即便是最乐观的炼器大师,也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没有时间犹豫,没有余地退缩。
整个临海城,瞬间进入了疯狂运转的状态。
材料保障是第一关。
“静魂玉”和“空冥金”作为核心材料,极为稀缺。龙吟阁和联盟几乎掏空了家底,各地的库存被以最快速度通过传送阵运来。一些宗门甚至贡献出了传承多年的、用于镇派大阵阵眼的宝玉。凡间王朝则调动了所有力量,搜寻伴生的辅助金属和绝缘材料,车队在通往临海城的官道上排成了长龙。
生产工艺是最大挑战。
“定风波-I型”的三百六十层谐振薄壳,要求纳米级的蚀刻精度和绝对的材料纯净度。凡间的车床和工匠手艺难以达到要求。
解决之道,是 “修士主导,凡人辅助”的混合生产线。
在最大的“一号工坊”内,景象蔚为壮观:
工坊一侧,是经过龙吟阁修士紧急改造的、加持了“微观操控法阵”和“灵能刻刀”的精密加工中心。由筑基以上弟子操作,他们神情专注,以自身灵识引导刻刀,在特殊合金薄片上,雕琢着那肉眼难辨的复杂能量回路。这是最耗费心神和时间的工作,弟子们轮班上阵,几乎不眠不休,眼角都布满了血丝。
工坊另一侧,则是凡人工匠的天下。他们负责前期的基础板材锻造、切割、抛光,以及后期稳定器外壳的铸造、组装。他们使用着经过简化和标准化的模具、夹具,在龙吟阁派遣的低阶弟子指导下,如同搭建积木一般,将一个个部件精准地组合起来。效率,在这里被提升到了极致。
质量把控是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