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 > 第90章 李逸:薛仁贵快到我碗中来!

第90章 李逸:薛仁贵快到我碗中来!(2 / 2)

闻言,董彦好奇地问道:

“咱们大唐要与吐蕃开通互市”

“有,我打探到的消息是如此。”

李逸回道。

这其实是他猜测的。

因为吐蕃既然答应成为大唐的属国,那么两国开通互市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再说,在原本歷史轨跡中,吐蕃没有成为大唐的属国,两国也开通了互市。

所以李逸觉得这事,八九不离十。

“原来如此,那属下就等郎君的通知安排了。”

“郎君可有其他吩咐”

董彦问李逸道。

李逸摇了摇头:

“没有了,董掌柜可以去忙了。”

“那属下就告退了。”

董彦很快离开了凝香阁。

在董彦走后,李逸思考起一个问题。

与吐蕃昂日琼的青稞交易开始后,除了董彦之外,还得需要一个武力值高的人压阵才行。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吐蕃人出尔反尔,搞强买强卖,或者交易后大劫的事。

另一方面,他还想著到时候在距离互市地点不远的大唐城池弄一个酿造青稞酒的工坊。

方便到时候酿造出高烈度的青稞酒之后,把酒再卖给吐蕃人。

他了高价买青稞,就得用青稞酒把这笔钱从吐蕃人手中赚回来!

而到时候,也需要一个人坐镇保卫酿酒工坊,免得有人惦记上他的蒸馏酒工艺。

“孙武开的武力值应该是够了,不过他还是更適合当我的保鏢。”

“所以,得另找个人。”

李逸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他看向孙武开,开口道:

“孙武开,有件事,我需要你帮我去办。”

“殿下请吩咐!”

孙武开没有半点犹豫地回道。

“你今日出发,去一趟河东道絳州龙门县修村,去找一个名为薛仁贵的人,以我的名义招募他,把他带到长安来。”

李逸原本的打算,是等到封王出阁之后,再派人去招募薛仁贵。

不过现在有事要用薛仁贵,李逸觉得可以提前將其招募过来。

“遵命!”

孙武开沉声回道。

他不关心薛仁贵是谁,以及李逸为什么要招募此人,他只知道老老实实执行李逸的命令就行了。

对孙武开这样的態度,李逸是满意的。

不过他还是多解释了一句。

“此人出身河东薛氏,武艺高强,与你一样,是我看中的人才,我打算也任命其为亲事府副典军。”

“能得到殿下看中,此人肯定有过人之处!请殿下放心,臣一定將此人带回长安!”

孙武开向李逸做出了保证。

话音落下,孙武开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不过,殿下,臣离开之后,您的身边可就没人保护了。”

李逸笑笑,指了指门外:

“你忘了暗中的那几个百骑吗”

孙武开一拍脑门,他怎么就忘记此事了呢

確定李逸有人保护之后,孙武开就决定回府收拾一下,然后马上赶往河东道絳州龙门县修村。

在孙武开走的时候,李逸把自己身上的金质鱼符给了他。

这是他身为皇子的身份证明。

在如今的大唐,这种鱼符是皇室成员身份的標誌。

区別是太子的鱼符是玉做的,而皇子亲王是金质的。

……

同一时间。

太子李承乾脸色阴沉地回到了东宫之中。

刚才在朝堂上,发生了一件令他很不爽的事。

他的父皇李世民今日向群臣提了一件事。

越王李泰,他的好弟弟,向朝廷进言,提出要为大唐编写第一本全国性的地理志,名为《括地誌》。

李世民对此事大加讚赏,並当著群臣的面,狠狠地夸奖了李泰一番。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允许李泰在越王府设立文学馆,给了李泰广招门客的权力。

更令李承乾恼怒的是,李泰招收门客的开支,还要由朝廷出。

这李承乾能忍吗

肯定不能啊!

李泰知道当年天策府十八学士的事,他又何尝不知道

真要让李泰在越王府弄了一个文学馆,那李泰岂不是能名正言顺招揽天下人才

名义上是编书,但李承乾绝不相信李泰到时候招揽人才只为修书。

多半,会衝著他的太子之位而来。

因此,李承乾当场就暗中授意投效自己的几个大臣当场提出了反对意见。

但可惜的是,反对无效,大部分朝臣支持李世民的决定。

没办法,李泰要做的这件事,利国利民,硬要反对是没道理的。

最后,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老四这傢伙,怎么就突然想到这么一个好主意了呢”

“难不成,他又招募到了什么厉害的谋士”

李承乾在心中猜测起来。

他觉得,编写《括地誌》的事,不像是李泰自己能够想出来的。

很简单的道理,要是李泰自己有这本事,早就提出来了,不会等到这时候。

“要是这件事是我提出来的就好了!”

虽然李承乾想到朝堂上春风得意的李泰,心中就分外妒忌,但与此同时,他还是得承认,李泰这一步棋確实下得很巧妙。

这看看他父皇李世民以及朝堂重臣们的反应就知道了。

“等到老四把这件事做成,只怕父皇会更加宠爱他了,哎。”

李承乾眉头皱起,在心中长嘆一声。

真没想到,才华横溢的老二李逸回归宫中,没有对他造成任何影响,反而是老对手李泰又出招了。

並且一出招就是大招,这让他的压力很大啊!

便在这时。

李承乾的心腹谋士杜荷走了进来。

“怎么样可有打听出是谁给李泰出的主意”

一见到杜荷,李承乾便开口问道。

早朝散朝之后,他便將打听此事的任务交给了杜荷。

现在杜荷来了,肯定是打听到消息了。

“打听到了。”

“为越王出主意的这个人,太子殿下你一定想不到。”

杜荷的脸色有些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