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汴河之上波光粼粼。
映着两岸灯火,却照不透河心那一片肃杀。
展昭腾身而起,先一步来到河心。
顾大娘子紧随其后。
由于心剑神诀的特性,岸上施展容易造成大范围误伤,难免有所束缚。
反倒是这里更加合适发挥。
而两人并没有立刻动手,先等六扇门紧急驱散两侧的船只,又买下两艘小船,作为交手的座驾。
在此期间,两岸之人只能远远看到河心两道身影,默默对峙,紧张得仿佛也无法呼吸。
终于。
战场搭建完毕。
展昭立于船头,长剑出鞘,斜指河面,红衣猎猎作响。
顾大娘子同样立于船头,素衣翻飞,手中持剑,周身却隐隐缭绕着一缕缕水汽,如霜如雾。
这不是她周身剑气外放的体现。
恰恰相反,是展昭的无形剑气,环绕她的周身,勾勒出的一幕奇景。
换成旁人,多少为之不安,甚至会出手提前清除。
但顾大娘子眸光冷漠,默默坐视剑气缭绕周身,形成无孔不入的试探。
竟是无动于衷。
仿佛七情尽灭,只余一颗通明剑心。
展昭目光微沉,感到前所未有的棘手。
何为剑心通明?
有一重作用便是,对剑意的流动、空间的变化极度敏感,能通过剑势,预判对手的行动轨迹,仅凭气息感知迎敌。
这不就是六爻无形剑气洞察敌势,料敌先机的作用么?
确实。
殊途同归,万法归一。
神功绝学到了一定的境界,所追求的也逐渐统一。
只不过六爻无形剑气是主动为之,且从入门开始就精通此路。
剑心通明则是被动为之,需要心剑神诀修到极其高深的境地,才能触及这层境界。
顾大娘子尚未完全企及,但已经摸到了边缘。
而且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做出了最为克制六爻无形剑气的选择。
六爻无形剑气的“爻”,即交流变化之意。
讲白了,敌人要有动作上的变化,爻变才能收集信息。
收集了信息,便纳入八卦的卜算,有了应对之法。
偏偏顾大娘子岿然不用,面对明明遍及周身的剑气,就好似一片无底深渊,吞噬一切外在光华。
料敌于先的爻变气机,首次失效。
但实际上。
顾大娘子的不动,也有她的原因。
心剑神诀以七情为火,淬炼剑意的阶段,剑招就是七情之剑。
对敌也是针对敌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
偏偏展昭的情绪,与别的武者都不尽相同。
他领悟的六心澄照诀,以静、定、止、观、觉、同六法,澄照六心,清净自在。
不是没有感情,恰恰是感情丰富,但均衡至极。
就像一片湖面,随着微风吹拂,稳定地扩散出一圈圈涟漪,形成一种独特的心灵美感。
所以心剑神诀的七情抉择,首度陷入尴尬。
感觉每一种情绪都能引动。
但又感觉每一种引动,都不会有特别好的效果。
从某种程度上,两人的武学恰好形成了彼此的克制。
这才维持了这个表面上的平衡。
但仅仅持续了片刻,展昭就动了。
原因很简单。
顾大娘子只是不出招而已。
他的剑气外放,则是在不断刺激顾大娘子周身,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真气。
在年岁尚轻,功力本就不及对方深厚的情况下。
如此僵持,相当于主动将自己置身于劣势之中。
所以不得不动。
既然选择先发制人,战术也极为重要。
展昭一剑既出,长剑作长虹贯日之势,直刺对方脚下船只。
顾大娘子素履一点船头,脚下乌篷船猛地一沉,惊起浪花。
她本身则借反冲之力凌空扑至,心魔引划出一道冷月般的弧光。
“铛——!”
两柄青锋首次交击,火花溅落在翻涌的河面上,双方身躯一震,同时下坠。
‘功力上能打!’
通过这毫无花俏的比拼,展昭基本确定,顾大娘子在功力上,属于较为薄弱的短板。
各门剑法,各有优劣。
心剑神诀确实不以功力深厚见长。
而顾大娘子修炼的方式似乎还很特殊。
外加展昭近来连用禅寂三昧汤和十全归元丹,再加上领悟爻光神异后的剑力提升,这方面反倒是相对突出的一点。
于是乎,展昭刚刚落下,靴底猛踏主桅,整艘官船突然横摆。
嘭!
两艘小船互撞。
顾大娘子并未催动七情剑意,剑锋正要继续刺出,船身剧烈倾斜,令其剑势一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