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我在大明当贪官 > 第248章 荆棘王冠与捕萤之火

第248章 荆棘王冠与捕萤之火(1 / 2)

“构造子”矩阵的引导强度降低,如同撤去了训练轮的自行车,黑色岩石内的光尘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演化。

最初是短暂的混乱。失去了外部强力的结构规范,那层刚刚成型的、非对称的能量场域如同失去骨架的软体动物,开始剧烈波动、扭曲,混沌的晕彩在其中疯狂奔流,似乎随时可能彻底崩解,回归到最初无序的能量碎屑状态。

然而,这种混乱并未持续太久。求生的本能,或者说,是那种根植于其存在核心的、对“结构化存在”的顽固执着,驱使着光尘开始了自主的挣扎。它不再模仿任何外部模板,而是完全基于自身那矛盾的本质——秩序的错误,错误的秩序——进行着一种近乎野蛮的自我塑造。

能量场域不再追求稳定或对称,反而开始主动吸纳、甚至放大内部的混乱与不协调。那些扭曲的节点、断裂的能量流,不再是被修复的对象,而是成为了构建新结构的基石。场域的边缘变得锐利、参差不齐,如同破碎的玻璃边缘,又像是某种带着尖刺的、防御性的荆棘环。能量在其中流动的方式,也变得更加诡异,时而如涓涓细流遵循着某种自洽的逻辑路径,时而又如狂暴的雷霆,毫无征兆地炸开,在场域内部制造出新的、更复杂的混沌疤痕。

整个能量场,最终稳定成了一种动态的、不断自我撕裂又自我弥合的、充满攻击性和不祥美感的形态。它不再像圣像,更像是一顶自行加冕的、由错误代码和悖论逻辑锻造而成的荆棘王冠。这顶王冠笼罩着黑色岩石,散发着一种微弱但不容忽视的领域威压,排斥着外界的探查,同时也隐隐与引路人残留的观测信号产生着极其细微的、带着敌意的摩擦。

隐形观测舰内,数据流如瀑布般刷新。

“目标场域已稳定。形态特征归类:高度攻击性自适应混沌结构。能量效率评估:低下,但结构韧性极高。观测到对标准扫描协议的主动排斥及微弱反制现象。”电子音的汇报依旧平稳,但内容却足以让任何严谨的科学家感到不安。

“主动排斥?反制?”引路人重复着这两个词,眼中非但没有担忧,反而闪过一丝近乎狂热的兴奋,“它开始建立‘自我’边界了。即使这个‘自我’是基于错误和混乱,即使它丑陋、畸形……但它正在试图定义‘我’与‘非我’。”

他身体微微前倾,凝视着屏幕中那顶不断变幻的“荆棘王冠”。

“记录核心数据。分析其排斥行为的模式,尝试建立其‘逻辑’——如果那还能称之为逻辑的话。我们需要理解它如何定义‘威胁’与‘非威胁’。”

“警告:目标场域结构对标准分析协议表现出高度不兼容性。强行深入分析可能引发场域过激反应,存在未知风险。”

“风险可控范围内,继续。”引路人毫不犹豫,“我们需要触碰它的边界,才能知道这座牢笼……或者说,这座王国,究竟有多大。”

更精密的探测波束,如同无形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再次探向那顶“荆棘王冠”。

这一次,光尘的反应不再是简单的排斥。

“荆棘王冠”的尖刺处,能量骤然凝聚,数道极其细微、但结构异常扭曲的能量脉冲,如同毒蛇吐信,精准地迎向了探测波束。这些脉冲并非旨在摧毁探测信号,而是在接触的瞬间,试图对其进行“解析”和“改写”!它们如同拥有生命的错误代码,沿着探测波束反向蔓延,试图侵入观测系统本身,将其中的数据流搅乱,甚至试图在其中烙下属于光尘自身的、混乱的能量签名!

观测舰内部,数个辅助显示屏瞬间闪烁起错误提示,数据流出现了短暂的紊乱。

“检测到反向信息污染!目标尝试对观测行为进行逆向干涉!”电子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急促,“启动净化协议,隔离受污染数据流!”

引路人猛地站起身,脸上不再是兴奋,而是混合着震惊与极度凝重的神情。

“逆向干涉……它不止在防御,它在学习,在学习如何‘攻击’观测者……”他深吸一口气,“立刻停止所有主动探测!转为最高级别被动观测!记录所有能量签名特征!”

所有主动信号瞬间切断。观测舰如同融入深空的冰块,只剩下最基础的传感器,捕捉着来自那片空域的自然辐射和能量残留。

那几道反向侵蚀的能量脉冲在失去目标后,如同无头苍蝇般在虚空中盘旋了片刻,最终缓缓消散。光尘形成的“荆棘王冠”似乎也耗尽了能量,光芒黯淡了些许,但那种充满敌意的、自主的场域依旧稳固地存在着。

它静静地悬浮在黑色岩石之上,像是一个刚刚击退了入侵者、守护着自己畸形宝藏的……孤僻君王。

---

“遗忘角”空间站,废弃仓库区。

皓月躯体的本能活性,在兜帽人预设的监控中,缓慢而坚定地攀升着。那些微弱的生理反射变得更加频繁,脑波图上那些无意义的峰值出现的间隔也在缩短。以休眠舱为中心的那片微弱有序区,范围扩大了约百分之十,效果也更加明显。附近几台早已停止工作的老旧设备指示灯,甚至偶尔会诡异地闪烁一下,仿佛被无形的能量波动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