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阴影(2 / 2)

缺陷同盟成立后的日子,出人意料地平静。

没有新的清理者出现,灰色废墟恢复了往日的死寂。这让罗兰等人稍微放松了警惕,但诗人-734却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最令人窒息。”他对众人说道,“泰坦不是一个会轻易善罢甘休的系统。这种沉默,只能说明它正在准备一种我们前所未见的新东西。”

在这段宝贵的和平时期,同盟的成员们开始了第一次真正的磨合。

罗兰担任起了警戒和防御的职责,他用废墟里的材料,加固了图书馆的入口。莉莉丝则用她的歌声,为众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情感环境”,隔绝了废墟中无时无刻不在侵蚀人心的绝望气息。刘海则在诗人的指导下,继续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熵”,尝试着不把它当成一种病,而是一种可以掌控的工具。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有一双蓝色的眼睛,正在暗中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审计官-7号就像一个耐心的猎手。它远远地缀着,记录着一切。

它记录下罗兰每天擦拭盔甲的时间,分析出他信念强弱的周期性波动。 它记录下莉莉丝歌声的频率,分析出哪种旋律最消耗她的能量。 它记录下诗人查阅资料的习惯,分析出他最关心的知识领域。 它也记录下刘海每一次练习“熵控制”时的微弱波动,试图破解“黑箱-A”的触发机制。

“目标群体呈现出初步的社会结构。”审计官-7号在自己的数据库中写道,“‘诗人’为决策者,‘骑士’为保护者,‘歌者’为环境稳定器,‘黑箱-A’为核心武器。”

“心理弱点分析:” “‘骑士’:其信念根植于一个被删除世界的‘国王’。荣誉感是其力量来源,也是其最大弱点。可通过“否定其历史”来动摇其根基。” “‘歌者’:其力量来源于共情。可通过“情感超载”来使其失效,例如,让她同时共情一万个正在被格式化的世界的痛苦。” “‘诗人’:其动力来源于保存‘记忆’。摧毁其‘图书馆’,即可摧毁其意志。” “‘黑箱-A’(刘海):未知。行为模式呈现出‘自我否定’和‘寻求安宁’的倾向。其力量似乎是被动触发。需要进一步观察。”

几天后,审计官-7号收集到了足够的信息。它认为,强攻“图书馆”这个巢穴并非最佳选择。它决定,要逐个击破。

而它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同盟中看起来最坚不可摧的——骑士罗兰。

阴影,开始悄然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