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看着手腕上的红绳,心里忽然有点紧张,又有点期待。她想起第一次跟顾沉舟去见他家长时,紧张得手心冒汗,而现在,想到要跟他一起经历接亲、敬茶这些仪式,心里满是踏实的暖意——原来爱情到了最后,不是轰轰烈烈的浪漫,而是这些浸在烟火气里的细碎仪式,是有人把你的喜好记在心里,把你的未来纳入计划。
厨房里传来苏母和顾沉舟的对话声。“煮绿豆汤要先把绿豆泡半小时,煮的时候放两颗冰糖,别放太多,晚晚不爱喝太甜的。”“好,妈,我记下来了,以后每周都煮给她喝。”“还有啊,煮好的绿豆汤要放凉了再喝,热着喝伤胃……”
苏父看着厨房里的两人,转头对顾母说:“沉舟这孩子,是真的疼晚晚,比晚晚自己还细心。以前我总担心晚晚嫁出去受委屈,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顾母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是啊,沉舟以前在公司里跟个冰块似的,跟晚晚在一起后,整个人都软了。上次他跟我说,要把晚晚的工作室搬到离新家近点的地方,让她上下班方便,你看,多细心。”
苏晚听着长辈们的话,心里像被绿豆汤的甜意裹着,满是幸福。她抬头看向厨房门口,顾沉舟正端着两碗绿豆汤走出来,一碗递给她,一碗递给顾母,眼里满是温柔:“快尝尝,妈教我煮的,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苏晚接过碗,喝了一口,绿豆的沙糯混着淡淡的甜意,刚好是她喜欢的味道。她抬头对顾沉舟笑:“好喝!比我妈煮的还好喝。”
“你这丫头,胳膊肘往外拐!”苏母端着剩下的绿豆汤走出来,假装嗔怪,眼里却满是笑意,“沉舟刚学,哪有我煮的好喝?”
大家都笑了,院子里的槐树叶在风里轻轻摇曳,把阳光筛成细碎的光斑,落在满桌的红绳、喜帕和青花瓷茶杯上,像一幅暖融融的家常画。
下午,大家一起把接亲的东西装进红漆木箱里。苏母把喜被叠得整整齐齐,顾母把红绳、喜帕放在旁边,苏父把青花瓷茶杯小心地裹在软布里,顾沉舟则负责把箱子锁好,钥匙交给苏晚:“这钥匙你收着,接亲那天,我来拿。”
苏晚接过钥匙,指尖碰到冰凉的金属,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她看着眼前的家人,看着满箱的接亲物品,忽然觉得,这场婚礼不是她和顾沉舟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用爱和心意共同搭建的“幸福仪式”——每个物品里都藏着长辈的牵挂,每个细节里都透着彼此的在意。
傍晚的时候,顾父也来了,手里拎着个保温桶,里面是刚卤好的鸡爪。“我听沉舟说你们忙了一天,卤了点鸡爪给你们当零嘴。”他把保温桶放在石桌上,“晚晚,你尝尝,看合不合你的口味,要是喜欢,婚礼当天我多卤点,给亲戚们也尝尝。”
苏晚拿起一个鸡爪,咬了一口,卤香浓郁,不咸不淡,刚好是她喜欢的味道。她抬头对顾父笑:“好吃!谢谢叔叔,婚礼当天肯定很多人喜欢。”
大家围坐在石凳上,吃着鸡爪,喝着绿豆汤,聊着接亲的流程。苏父说要在门口贴张“接亲攻略”,上面写着“答对你太太的三个问题才能进门”;顾母说要让工作室的员工当伴娘,热闹又亲切;顾沉舟则说要在接亲时给苏晚唱首歌,是他偷偷练了很久的《往后余生》。
苏晚靠在顾沉舟身边,听着大家的讨论,手里握着他温热的手,心里满是踏实的幸福。她知道,这场被红绳系满暖意的接亲筹备,不仅是婚礼的前序,更是她和顾沉舟爱情的见证——往后的日子里,有红绳的羁绊,有喜被的温暖,有长辈的牵挂,有爱人的陪伴,他们会在满是烟火气的日常里,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把这份幸福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