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在工地的临时休息区,刚吃了几口饭,周明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急促:“顾总,苏工,警方从张老板的手机里,查到一条陈立东律师发来的消息,内容是‘防水施工时,让老黄找机会破坏卷材搭接缝’——老黄很可能是我们工地防水施工队的人!”
“防水施工队?”苏晚手里的筷子顿在半空,“我们的防水施工队是外包的,叫‘昌盛防水队’,队长就姓黄,之前没发现有问题,怎么会和陈立东有关联?”
周明立刻回复:“我查了黄队长的背景,他十年前和陈立东在同一个建筑公司工作,后来陈立东被开除,两人还有联系——上周黄队长还去过监狱附近的‘律师事务所’,很可能是和陈立东的律师见面!”
顾沉舟放下盒饭,脸色严肃:“立刻暂停防水施工队的进场计划,让他们明天先派技术人员来‘交底’,我们趁机核实黄队长的情况;另外,从总公司调自己的防水施工队,后天就过来,避免老黄动手脚——地下室防水是‘隐蔽工程’,一旦施工出问题,后期根本没法补救。”
苏晚点头,心里的警惕又提了起来:“还要准备‘防水施工全过程录像’,从卷材铺设、搭接缝焊接到闭水试验,每一步都要录像存档,再派两个人全程旁站监督,确保搭接缝的焊接宽度(标准≥100)和热熔温度(180-200c)都符合要求,不能给老黄任何破坏的机会。”
下午四点,苏晚和小杨一起核对峰会ppt的内容。ppt里详细梳理了“设计草稿被篡改”“钢筋替换”“涂料造假”等8次危机的应对流程,每一步都附上了证据照片(如假草稿的裁剪痕迹、不合格钢筋的检测报告)和规范依据(如Gb 1499.2-2018)。“这里要加一句‘所有危机的解决,核心是‘专业判断+证据留存’,缺一不可’。”苏晚指着ppt的结尾页,“还要把绿色建筑补贴的审批结果、观摩会的成功案例加进去,体现项目的成果,让听众更有参考价值。”
小杨点头,立刻修改ppt。顾沉舟走进工作室,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李科长刚才发来的峰会议程,你是上午的主旨发言,时间20分钟,之后有10分钟的问答环节——他还提醒,参会的有很多行业内的开发商和设计院,可能会问‘如何平衡成本与质量’,你可以结合我们节省30%建造成本的案例来答,比如优化设计、集中采购,既控制成本又保证质量。”
苏晚接过议程,认真看了一遍:“问答环节的问题,我提前准备几个预案,比如‘绿色建筑技术如何落地’‘遇到供应商刁难怎么办’,确保回答时不慌。”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工作室的窗户照进来,落在ppt的屏幕上。苏晚看着屏幕上“专业铸就安全,严谨成就标杆”的标题,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从竞标会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危机,每一次都用专业和严谨化解,这个项目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她和顾沉舟并肩作战的见证。
“顾沉舟,”苏晚忽然开口,“等峰会结束,防水施工也顺利开始后,我们去看看之前说的温泉山庄吧?就两天,放松一下,再回来投入工作。”
顾沉舟笑着点头,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好,我现在就订房间,峰会结束后的周末,我们就去——不过现在,得先解决老黄的问题,确保防水施工不出错。”
就在这时,周明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语气带着一丝紧张:“顾总,苏工,昌盛防水队的黄队长,刚才给防水施工队的工人发消息,说‘明天交底时,带点‘特殊胶水’,涂在卷材搭接缝上,能让焊接不牢固’——我们已经截获消息,老黄果然要动手脚!”
苏晚的心猛地一沉——“特殊胶水”很可能是“脱胶剂”,会破坏沥青的粘结性,导致搭接缝漏水,而且隐蔽性极强,闭水试验时可能查不出来,后期使用中才会渗漏。“明天交底时,一定要搜黄队长和工人的包,不准带任何可疑物品!”她立刻安排,“还要提前准备‘粘结强度测试仪’,现场测试搭接缝的粘结力,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终止合作,移交警方处理。”
顾沉舟看着苏晚坚定的眼神,握紧她的手:“别担心,我们已经布好了局,明天就能揭穿老黄的阴谋——防水施工是项目的关键隐蔽工程,我们一定会守住这道防线。”
夜色渐深,工作室的灯光依旧明亮。苏晚打开平板,开始整理“防水施工监督细则”,从人员核查、材料验收,到过程监督、试验检测,每一条都写得详细具体。她知道,明天的交底会,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隐蔽工程保卫战”,而打赢这一战,项目才能真正迈入顺利推进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