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看着调查结果,心里又气又惊:“张涛为了阻止项目,居然连国际供应链都敢动,真是不择手段!咱们得把这个情况告诉德国团队,让他们知道不是咱们的问题,也避免他们被张涛误导。”
顾沉舟点点头,立刻联系德国团队的米勒总监。视频接通后,他把调查结果和资金往来记录发给米勒:“米勒总监,我们有证据证明,贵方供应商的延迟交付是人为导致的,张涛通过他的同学干扰了供应链,目的是阻止城东零碳项目推进。我们已经解决了国内设备的问题,下周你们的工程师来考察时,可以现场测试设备适配性,确保项目不受影响。”
米勒看着屏幕上的证据,脸色变得严肃:“感谢你们告知真相!我们会立刻联系汉莎供应链,终止合作,同时更换核心部件供应商,确保后续的设备供应不会再出问题。下周我们的工程师会带最新的管路设计方案过来,和你们一起优化设备替代方案,争取把延迟的时间补回来。”
视频通话结束后,苏晚靠在顾沉舟肩上,轻声说:“没想到张涛的手伸得这么长,连德国的供应链都能影响。要是没有你提前找好国内厂家,咱们现在肯定陷入困境了。”
“咱们是一起面对,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顾沉舟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你昨天熬夜优化管路设计,陈曦查厂家背景,老周算成本,林晓雅整理数据,是整个团队的协作才解决了问题。而且……”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温柔,“新家的紫藤花发芽了,下午我去看过,长出了小小的绿芽,等周末咱们一起去浇水,顺便看看书房的装饰板装好了没。”
苏晚心里一暖,紧张的气氛瞬间被生活的暖意冲淡。她想起昨天顾沉舟发来的紫藤发芽照片,小小的绿芽裹在褐色的种皮里,像藏在困境里的希望——就像他们现在的项目,虽然遇到了供应链的波折,但只要一起努力,总能找到破局的办法。
傍晚六点,苏晚和顾沉舟一起去新家查看装修进度。书房的浅灰色装饰板已经装好,可抽拉的设计刚好能放下文具,上面还摆了一盆小小的多肉,是顾沉舟特意从工作室搬来的。露台的紫藤花架下,几株嫩芽从土壤里探出头,顾沉舟蹲在花架旁,小心翼翼地浇水:“师傅说再过一个月就能长藤蔓,明年春天就能开花了。到时候咱们在花架下挂个小灯,晚上可以一起看书、聊天。”
苏晚蹲在他身边,看着他认真浇水的样子,突然觉得,不管项目遇到多少波折,只要有他在身边,有这样一个充满期待的家,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她拿出手机,拍下紫藤嫩芽的照片,发了条朋友圈:“春日萌芽,好事将近——项目如此,生活亦如此。”
顾沉舟凑过来看她的朋友圈,笑着点了个赞:“晚上我妈给我打电话,说下周六见你爸妈的餐厅已经订好了,还问你喜欢吃什么菜,她想提前跟厨师打招呼。”
苏晚的心跳瞬间快了几分,脸颊微微发烫:“我都可以,阿姨不用这么麻烦。对了,你准备的老白茶和丝巾,别忘了带。”
“放心,都放在车里了,不会忘。”顾沉舟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钻戒,“见家长只是形式,我更想让你爸妈知道,我会一直照顾你,不管是项目上的挑战,还是生活里的琐碎,都会陪你一起面对。”
晚上八点,两人回到工作室。陈曦还在加班,她拿着一份文件走到苏晚面前:“苏工,我查了张涛和汉莎供应链的后续往来,发现他们还在联系一家‘欧洲绿色认证机构’,好像想通过‘认证不通过’来阻止项目——这家机构刚好负责咱们城东项目的零碳认证,我担心张涛会买通他们,故意找借口不通过认证。”
苏晚接过文件,心里一凛——认证是零碳项目的最后一关,要是通不过,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她抬头看向顾沉舟,眼神里带着担忧:“咱们得提前准备,不能让张涛在认证上再做手脚。”
顾沉舟点点头,拿出手机:“我立刻联系国内的绿色认证机构,让他们提前介入,同时联系欧盟的认证监管部门,说明情况,避免张涛从中作梗。另外,咱们把项目的所有检测报告、能耗数据整理成完整的认证材料包,提交给多个机构,确保认证结果的公正性。”
苏晚看着顾沉舟认真安排的样子,心里渐渐有了底气。她知道,第八十一章的供应链破局,虽然解决了设备问题,却也暴露了张涛更深的阴谋——从干扰测试、施压厂家,到破坏国际供应链,再到试图影响认证,张涛的暗线远比想象中复杂。
而这,也为八十二章的“认证攻坚与暗线深挖”埋下了伏笔——接下来,他们不仅要应对认证环节的挑战,还要彻底查清张涛的所有动作,让他为自己的不端行为付出代价。同时,德国团队工程师的现场考察、国内认证机构的提前介入、团队的协作深化,都将成为后续破局的关键。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落在会议桌上的设备参数表上,照亮了“89%热回收效率”的字样,也照亮了苏晚眼底的坚定。她知道,只要她和顾沉舟保持默契,团队协作一心,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零碳项目的梦想,还有他们的未来,都值得全力以赴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