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星脉之心破渊者 > 第80章 评审破局:专业立威与暗线待解

第80章 评审破局:专业立威与暗线待解(2 / 2)

看着张涛仓皇离去的背影,会议室里响起掌声。李教授笑着对苏晚说:“你们的方案很专业,应对也很及时,不仅有数据支撑,还有道德底线,这才是零碳项目需要的团队。我同意通过方案,后续可以推进详细设计。”

上午十一点,评审会圆满结束。发改委正式出具“方案通过”的书面意见,还特别提到“苏晚工作室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值得行业学习”。林晓雅激动地抱住苏晚:“苏工,我们赢了!张涛这次彻底没脸见人了!”

老周也笑着说:“多亏了顾总提前准备证据,还有陈曦及时站出来,不然还真被张涛钻了空子。”

苏晚看向顾沉舟,他正看着她,眼底满是温柔:“这是咱们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你的专业方案,没有团队的支持,也走不到今天。”

中午的庆祝餐上,陈曦举起水杯:“苏工,顾总,谢谢你们愿意相信我。之前在华建,我总觉得坚持专业是件孤单的事,现在才知道,和对的人一起,专业不仅能被认可,还能成为保护自己的武器。”

苏晚回敬她:“是你自己的正直和勇气,让我们多了一份重要的证据。以后工作室的零碳项目,还要靠你多担责。”

下午两点,苏晚和顾沉舟刚回到工作室,就接到德国团队的视频电话。米勒总监的脸色有些凝重:“苏小姐,顾总,我们遇到一个问题——零碳项目需要的‘高效热回收机组’,原本计划下月交付,但生产厂突然通知,核心部件的供应链出了问题,交付时间要推迟两个月,这会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怎么办?”

苏晚心里一沉,高效热回收机组是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设备,推迟交付会导致冬季供暖系统无法按时调试,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工期。她看向顾沉舟,眼神里带着询问。

顾沉舟接过话筒,语气沉稳:“米勒总监,您别慌。我们国内有一家生产厂,之前为顾氏总部项目供应过类似设备,技术参数和你们的机组基本一致,只是品牌不同。我可以立刻联系他们,安排技术对接,确认是否能替代;同时,我们也会派工程师去德国的生产厂,协助解决供应链问题,尽量缩短交付时间。”

米勒点点头,脸色缓和了些:“好,那就麻烦你们尽快对接。如果国内设备能替代,我们可以调整设计方案,确保项目进度不受影响。”

挂了电话,苏晚看着顾沉舟:“国内的生产厂靠谱吗?技术参数真的能匹配?”

“我之前考察过,他们的设备通过了欧盟的cE认证,热回收效率能达到88%,虽然比德国的90%略低,但通过优化系统管路,能弥补这2%的差距,不影响零碳目标。”顾沉舟打开电脑,调出生产厂的资料,“我已经让陈特助联系他们,明天安排技术对接会议,咱们一起参加,确保万无一失。”

苏晚靠在椅背上,心里既庆幸又有些担忧——设备交付问题虽然有了应对方向,但张涛临走时的狠话还萦绕在耳边,他会不会在供应链上做手脚?而且德国设备的供应链问题,真的是意外吗?

顾沉舟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握住她的手:“别担心,我已经让法务部盯着张涛的动向,同时让陈特助核实德国生产厂的供应链问题是否有人为因素。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咱们都一起面对,不会让项目出岔子。”

傍晚,苏晚站在工作室的露台上,看着远处的夕阳。她想起从竞标到现在,经历了供应商刁难、政策变动、国际合作挑战,每一次难关都让她和顾沉舟的感情更坚定,也让团队更团结。但张涛的威胁和设备交付的变数,提醒她接下来的路还不平坦——第八十章的评审破局,只是阶段性的胜利,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她拿出手机,给顾沉舟发了条消息:“明天的技术对接会议,咱们提前准备好设备参数对比表,还有系统管路的优化方案,确保国内设备能顺利替代。另外,让陈特助多留意张涛和德国生产厂的联系,避免他从中作梗。”

顾沉舟很快回复:“都安排好了。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对了,新家的紫藤花苗发芽了,等周末咱们去看看,给你拍照片。”

苏晚看着消息,嘴角忍不住向上弯起。即使前路有挑战,但有顾沉舟的陪伴,有团队的支持,她有信心应对一切。她知道,第八十章的结束,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八十一章“供应链攻坚与暗线深挖”的起点——设备替代的技术对接、张涛的后续动作、德国供应链的真相,都将在八十一章展开,而她和顾沉舟,已经做好了迎接新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