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了许晋之选择,但无论哪种选择,魏嵩一党在江南的这条重要财路,都注定要元气大伤。
裴昱此举,打的虽是肃贪护法的旗号,光明正大,无懈可击,实则剑锋直指魏嵩要害。任那老狐狸将“鼎力相助”说得天花乱坠,裴昱心中自有一杆明秤。
他人的承诺终是虚妄,唯有亲手铸就的锁链,方能真正缚住这危险的同盟。
他做得干脆利落,甚至带着点“本王就是看不过眼,顺手为之”的随意感。
没过几日,都察院一位素以刚正不阿着称的御史陈敏正,突然上书弹劾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章杰礼,列举其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的十余条罪证,证据确凿,言之凿凿。而这位章杰礼,正是魏嵩安插在吏部、负责关键职位铨选的心腹之一。
令人玩味的是,这位陈敏正,平日里与裴昱并无甚来往,甚至曾因裴昱流连花丛而颇有微词。
但此番弹劾,时机之巧,证据之准,让人不得不怀疑背后是否有推手。
裴昱对此不置可否,甚至在朝堂上还“仗义执言”了几句:
“父皇,儿臣以为,选官用人,乃国之根本。若真如御史所言,此人如此胆大妄为,实乃朝廷蠹虫,必须严惩,以正视听!否则,寒了天下士子之心,岂非动摇国本?”
他一副义愤填膺、为国除奸的模样,让人抓不住任何把柄。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那位御史陈敏正的一位至交好友,其家族产业正巧在裴昱“清理”江南丝绸案时,受了些“波及”,对魏嵩一党早已心怀不满。
裴昱不过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份矛盾,递上了一把恰到好处的刀。
魏嵩吃了个闷亏,折损一员大将,却无法直接指责裴昱,只能暗中咬牙,加快了对裴昱的“扶持”与……更阴险的布局。
而眼见萧珩回归无望,发丧的呼声在魏嵩一党的推动下再次高涨。
这一次,裴昱没有再沉默。
在一次讨论边镇将领轮换的朝会上,裴昱出列,并未直接提及立储,而是就边防事务侃侃而谈,对几位边将的履历、功过、甚至其与朝中哪些官员往来密切,都了如指掌,分析得头头是道。
其见识之广博,思虑之周详,令不少原本对他抱有偏见的老臣都暗自点头。
最后,他话锋一转,对着龙椅上的裴衍躬身道:
“父皇,边关安危,系于良将。然则,中枢若无定见,将领亦难安心用命。如今皇兄……下落不明,朝野忧心,儿臣每每思之,亦感痛心。然,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之望,此非为儿臣一人之私利,实为稳固朝纲、安定天下军民之心!儿臣不才,愿为父皇分忧,若蒙父皇不弃,儿臣愿效仿古人,于文华殿设坛,为皇兄祈福,并暂代处理部分政务,以历练己身,亦示我皇家兄友弟恭、共度时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