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想问什么”
宋应星虽然不解,但是聊到书,精气神立刻就上来了。
朱由检说道:“就说你这本天工开物,你说说看,你是如何想到,將这么多学科都写进去的”
“臣打小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感兴趣,虽然考中举人,但是期间一直喜欢看杂书,正因如此,无法集中精力读书,导致三次落榜,无法再进一步。”
宋应星打开话匣子,便一发不可收拾。
“臣在分宜县学任教諭期间比较清閒,就有了著书的想法,於是將民间生產工艺整理成册,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以及《易经繫辞》中的开物成务,然后按照贵五穀而贱金玉之义,分为《乃粒》、《乃服》、《彰施》……”
朱由检听的津津有味,王承恩则站在一旁,不停给二人斟茶。
眼见宋应星说起来就没完,於是轻轻咳嗽了一声。
大致意思是,你差不多得了啊,陛下召你进京肯定有事,你倒讲起来没完了!
宋应星感觉到有些异样,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太投入了。
他赶忙停下来,说道:“老臣君前失仪,请陛下……”
“哎!”
朱由检抬手打断,然后说道:“朕刚刚说的很清楚,今天就是想听你介绍天工开物这本书,你继续,王承恩,加点茶叶!”
“是!”
王承恩不敢再多事,亲自举著茶壶下去换茶叶。
宋应星猜来猜去,实在搞不懂,便直接问道:“陛下,您召臣前来,究竟想要问什么只要臣知道的,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由检说道:“你记录了一百多项民间工艺,可曾听说过一种叫水泥的材料”
宋应星琢磨了许久,最终摇摇头,说道:“臣孤陋寡闻,没听说过。”
朱由检解释道:“就是將石灰、黏土和一些材质混合在一起,遇水则凝,坚固如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宋应星若有所思,说道:“陛下说的是不是三合土由石灰、陶粉和碎石组成,这陶粉乃是黏土烧制而成,也可以用炉渣替代。”
“有些相近,但是还不一样!”
朱由检点点头,又说道:“朕说的这个水泥,比三合土还要硬,还要坚固,可保百年不腐!”
“臣確实没听说过,不知陛下从何处得来这个……水泥”
“朕是从一本古籍中看过,当时只是匆匆一瞥,没记住具体的配方,现在书也不见了,想到卿家对这些东西颇有心得,这才召卿家进京。”
宋应星突然问道:“陛下,您寻找水泥的配方,莫非是准备用於修建忠烈祠”
朱由检点头道:“忠烈祠,山海关,修缮城墙,还有城北的民房,全都用的上!而且,这水泥平时是粉末状,容易运输和储存,一旦雨水便迅速凝结,硬度跟石头是一样的,若能找到配方,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宋应星感嘆道:“若真有此神奇功效,忠烈祠的修建工期和所需钱粮至少能缩短一半。”
“正是如此!”
朱由检说完后,不由得嘆了口气。
只怪自己数理化没学好,水泥这玩意,平时看得多了,不知道怎么做的。
宋应星见状,便站起身,说道:“臣目前还不得其要领,但是,可以试一试!”
朱由检也站起身:“朕只记得原料是石灰、黏土,还有石膏或者铁屑,关键是有个煅烧过程,卿家儘管去试,朕命工部全权配合……”
说到这里,他拍了拍脑门,继续道:“自即日起,卿家任工部左侍郎,专门负责研製水泥!”
宋应星大为感动,赶忙叩拜:“承蒙陛下圣恩,臣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