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招安(2 / 2)

“臣邵宗元,叩见吾皇万岁!”

“卿家免礼!”

朱由检说著话,细细打量面前这人。

其貌不扬,身材中等,大约四旬上下的年纪,看起来平平无奇。

然而,正是因为看起来太过寻常,才会显得不寻常。

因为此人是从四品的知府同知,保定府的二把手,在地方上,已经算是大官了。

以知府何復为例,无论是穿著打扮,还是髮髻鬍鬚,都是精心打理过的,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邵宗元却完全不同,衣著非常隨意,鬍子乱七八糟,髮髻上甚至插著一根筷子。

“卿家倒是不修边幅!”

“臣为人比较邋遢,让陛下见笑了!”

朱由检略微沉吟,又说道:“卿家在衙门当值,至少应该穿件官服吧”

“洗了,没干!”

“就一件没有准备换洗的”

“臣觉得有一件就够了,准备多了也没啥用,浪费银子。”

朱由检不禁好笑,然后说道:“好了,说正事,你对李岩这个人怎么看”

邵宗元似乎早有准备,躬身道:“如果臣猜的没错,陛下应该就是为了此人来的。”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刚刚何卿家说你能掐会算,朕现在信了!”

邵宗元赶忙说道:“臣不敢在陛力,是我大明百姓之福。”

“不错,朕此番前来,就是为了招揽此人,说说你的想法。”

邵宗元微微頷首,说道:“陛下欲招降李岩,需双管齐下。其一,我军需要表现出足够强大的实力,正如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若非诸葛亮实力远强於孟获,孟获如何会心悦诚服”

“我大明如今虽面临诸多困境,但陛下亲征,士气正盛,且保定府已稳,接下来要亮出獠牙利爪,让李岩看到,即使他坚守真定,也不过是负隅顽抗,最终难逃败亡之命运。”

“其二,李岩此人心中有大义,所行之策皆以民为本,此乃其难能可贵之处。陛下若欲招之,必先在民心上下功夫,展现陛下之仁德。昔日李自成之所以能聚拢人心,靠的就是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

“如今陛下颁布詔令,永不加赋,並且在保定实行新政,招揽流民数万人,已初见成效,这些刚刚安置下来的百姓,就是陛下的大杀器,如果能让李岩亲眼目睹陛下的仁政,自然能触动其心。”

“臣建议,陛下可派遣使者,携带陛下亲笔书信,阐述大明復兴之志,对李岩动之以情,喻以大义,言明陛下求贤若渴之心,以及共同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之愿。”

朱由检认真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讚许,隨即又问道:“对於红娘子,卿家又有何见解”

邵宗元回道:“红娘子原本是一名戏子,手下兵马皆是穷苦百姓出身,听闻这支兵马只劫掠地主豪绅,从不对穷人动手,尤为难得。”

“正因如此,红娘子与闯军內部其他將领时常產生分歧。李自成虽能容人,但手下將领多有贪財好色之徒,对红娘子的做法颇有微词。”

“但是在穷苦百姓眼中,红娘子威望颇高,臣以为这样的人,当以招安为主……”

“陛下,臣以为不妥!”

苗刚听到此处,眉头紧锁,反驳道:“邵同知所言虽有其道理,但造反是重罪,若轻易赦免,恐难以服眾,更可能助长叛乱之风,日后如何治理天下”

邵宗元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说道:“苗將军言之有理,治乱世当用重典,然则,非常之时,自当行非常之事,如今天下烽烟四起,若事事以铁血手段镇压,恐非长久之计。朝廷兵力有限,粮餉亦非无穷,若处处树敌,最终只会耗尽国力,难以收场。”

“李岩与红娘子,二人虽出身草莽,却心怀百姓,其行止有別於那些单纯为了一己私慾而揭竿而起的流寇。若能將其招安,一来可削弱闯军实力,二来又能为朝廷增添一股可用之兵,何乐而不为呢”

苗刚摇摇头,说道:“你说这些没用,反贼便是反贼,无论其动机如何,一旦踏上这条道路,便是对朝廷不忠,若轻易赦免,让那些忠君爱国之士怎么看”

两人各执一词,爭论不休。

朱由检看向何復,问道:“何卿怎么看”

何復此时正在思考,闻言上前一步,说道:“臣以为,招安这种事,可以试一试,就算李岩夫妇不从,对朝廷而言也没什么损失。只不过,前去传旨之人,需胆大心细,而且要能言善辩,臣一直在考虑人选……”

“下官不才,愿前往一试!”

邵宗元神色淡然,主动请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