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播种希望(1 / 2)

在省军区农场忙完育苗的杨浩宇和苏婉清,带着一身的稻种气息和满心的牵挂,回到了东洼。

东洼的田埂上,满是忙碌的身影。林默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装,挽着裤腿,正和几个知青在田里划线,准备插秧。他手里的竹竿上绑着红布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像是在给大地做着标记。

“杨老师,婉清老师!”林默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他们,兴奋地扔下竹竿跑过来,脚下溅起一串串泥花。“你们可算回来了,就等你们教我们抛秧了。”他的脸上满是汗水和泥巴,笑得却格外灿烂。

杨浩宇拍了拍林默的肩膀:“看把你急的,秧苗都准备好了?”林默忙点头:“都准备好了,催芽催得可好了,芽长得壮实着呢。”说着,他带着两人来到秧田边,只见一捆捆的秧苗整整齐齐地码在田埂上,嫩绿色的秧叶在阳光下闪着光,透着勃勃生机。

苏婉清蹲下身子,轻轻拔起一捆秧苗,仔细查看:“嗯,芽长到一寸左右了,正好可以抛秧。”她站起身,对着周围的知青们喊道:“大家都过来,我给你们讲讲抛秧的要点。”

知青们纷纷围拢过来,手里都拿着秧苗,眼神里满是期待和好奇。苏婉清拿起一捆秧苗,示范着说:“抛秧的时候,要把秧苗抛得均匀,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大概每平方米十五到二十株。像这样,手腕轻轻用力,让秧苗垂直落入田中。”她边说边抛,秧苗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稳稳地落在了田里。

杨浩宇接着说:“还有,抛的时候要注意风向,顺着风抛,这样秧苗能落得更稳。而且抛完后,要及时查看,把一些没立起来的秧苗扶一下。”

知青们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林默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来试试。”他拿起一捆秧苗,学着苏婉清的样子,用力一抛,结果秧苗飞得太高太远,落点也不均匀。“哎呀,没泡好。”林默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没关系,多练几次就好了。”苏婉清鼓励道。

于是,知青们纷纷开始抛秧,田埂上、稻田里顿时热闹起来。秧苗在空中飞舞,像是一群绿色的小精灵,纷纷落入田中,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杨浩宇和苏婉清在田里穿梭着,不时地纠正着知青们的动作,指导他们如何抛得更好。

不一会儿,大家就掌握了抛秧的技巧,抛得越来越熟练。林默更是越抛越起劲,嘴里还念叨着:“嘿,我就不信我抛不好。”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喜悦,仿佛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中午时分,太阳高悬在天空,晒得人身上暖烘烘的。知青们坐在田埂上,拿出带来的干粮和水壶,开始吃午饭。杨浩宇看着眼前的景象,感慨地说:“看着这些秧苗,就像看到了希望。只要我们好好种,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苏婉清笑着说:“是啊,而且咱们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好了,产量肯定会更高。”

林默咬了一口手中的玉米窝头,说:“老师,等丰收了,我们要把最好的粮食交上去,让大家都尝尝咱们东洼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