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刚过,试验田的稻穗已经压弯了稻秆,金黄的谷粒饱满得仿佛要撑破谷壳。杨浩宇带着知青们开始收割,镰刀割过稻秆的“唰唰”声里,混着此起彼伏的欢笑声——连平时总爱说风凉话的几个家属,也挎着篮子来帮忙拾稻穗。
“浩宇哥,你看这穗子,每株都结得这么密!”林文轩举着一束稻穗跑过来,稻粒簌簌往下掉,“我刚数了,这一株就有一百八十多粒!”
杨浩宇擦了把汗,接过稻穗掂量着:“今年雨水足,加上咱们用的秸秆肥肥力稳,能有这收成不奇怪。”他回头看向苏婉清,她正弯腰把散落的稻粒捡进竹筐,阳光洒在她发梢,像镀了层金粉。
苏婉清察觉到他的目光,抬头笑了笑,脸颊上沾着点泥土,却比任何胭脂都动人。这段时间,张助理没再找麻烦,听说被地区农科所的李教授狠狠训了一顿,在单位里抬不起头。
收割到第三天,场部的人来了。为首的是王场长,身后跟着几个干部,还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竟是县农业局的技术员。
“浩宇,县局听说咱们试验田收成好,特地来测产的。”王场长拍着他的肩膀,眼里的笑意藏不住,“要是真像你们说的亩产超千斤,咱农场可就出名了!”
技术员打开带来的仪器,认真地测量面积、称取样本。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连风都仿佛停了。杨浩宇看着技术员在本子上写写算算,手心微微出汗——这不仅是对试验田的检验,更是对他这些日子心血的证明。
“出来了!”技术员推了推眼镜,高声报出数字,“实测亩产一千一百二十斤!”
人群瞬间爆发出欢呼声,知青们把杨浩宇抬起来抛向空中,苏婉清捂着嘴笑,眼泪却掉了下来。王场长激动地握着杨浩宇的手:“好小子!真给咱农场长脸!这产量,在全县都是头一份!”
正在这时,人群外传来怯生生的声音:“我……我能进去看看吗?”
众人回头,只见张助理站在田埂边,手里拎着个布包,头发乱糟糟的,没了往日的神气。他看到杨浩宇,脸涨得通红:“我……我来赔罪的。”
杨浩宇让大家继续干活,带着张助理走到田边的树荫下。张助理把布包递过来,里面是几包水果糖:“这是我托人从县城买的……之前的事,是我不对,太嫉妒你了。”
他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我在农科所待了五年,一直没做出成绩,看到你刚来就搞出这么大动静,心里太不平衡了……那篇文章,是我瞎编的,刘研究员也是我硬拉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