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庸人自扰(1 / 2)

时间悄然来到了十一月了,这也意示着詹晓阳和他口腔班的同学们,在潮城卫校理论知识的学习仅剩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了。

詹晓阳忽然有种淡淡的离别伤感涌上心头。

十一月的潮城,已是深秋。 天空变得异常高远,是一种近乎透明的、带着灰调的蓝色。

阳光失去了夏日的炽烈,变得温和而疏淡,透过光秃秃的梧桐枝桠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清晰、瘦硬、交织的影。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干爽的凉意,风吹在脸上,带着落叶和泥土的味道,提醒着人们季节的更迭。

校园里似乎也进入了一种相对的平静期。开学初的喧闹和新奇早已褪去,期末的压力尚未迫近,课程按部就班,生活仿佛进入了一条平稳流淌的河道。

对于潮城卫校95级的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是一段可以稍微喘息的时光。

然而,对詹晓阳来说,这种平静,却隐隐带来了一种陌生的、难以言喻的不适感,一种类似于……闲适带来的烦恼。

这是一个寻常的周四下午。 最后一节课《中医学》结束,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收拾书本,三三两两地讨论着晚饭吃什么,或者相约去操场打球。

詹晓阳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有明确的目的地。他站在楼前的空地上,有些茫然地四处看了看。

阳光斜照,带着暖意,却照不进他心里那一丝莫名的空落。

刘小惠被班上的女生拉去牌坊街买东西去了。

他发现最近一段日子,貌似蛮稳定的。

鹅肉的货款上周刚结过,后天又可以结新一周的了;

皮克那边的团购业务,在小姨和姑父的操持下,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流程,除非有重大决策,一般不需要他过多插手。

三家门店的业绩也是很平稳。

而汪胖子负责的波鞋虽没有再去拓展新客户,可是每周的销量照样平稳,刘厂长每周固定会把他中间的差价收入,打到刘小惠的账户上。

汪老板的家私厂“全屋定制”项目,方案已经交付,前期筹备如寻找样板间、设计宣传册等正在按计划推进,暂时也无需他时刻紧盯。

至于学习,内科外科的难点章节已经过去,最近的课程虽然不轻松,但凭借前世的底子和这一世的用心,应付起来也算游刃有余。

突然之间,他发现自己“无事可做”了。

这种状态,让他感到一丝不习惯,甚至……有些心慌。

他习惯了过去几个月那种高速运转的节奏:白天上课,课余盘算生意,晚上策划方案,周末奔波协调……像一只被鞭子抽打的陀螺,虽然疲惫,却充实,有一种清晰的、向着目标前进的踏实感。

而现在,鞭子似乎暂时停了下来,陀螺的旋转渐渐变缓,他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了。

他信步走到教学楼旁边那个熟悉的小花圃。花圃里,夏天盛开的月季早已凋谢,只剩下一些耐寒的、叫不上名字的灌木,在秋风中显得有几分萧瑟。

他在冰凉的水泥台阶上坐下,双臂抱膝,下巴抵在膝盖上,目光没有焦点地望着前方来来往往、充满活力的年轻身影。

“我这是怎么了?” 他在心里问自己。“闲下来,难道不好吗?”

按理说,这种“清闲”是他曾经梦寐以求的。

前世半生劳碌,为生计奔波,何曾有过这样安心坐在校园里晒太阳的时光?重活一世,他拥有了健康的身体,重返青春校园,有了心爱的女孩,生意也初步走上了正轨,甚至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一切看起来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他应该感到满足,感到轻松才对。

可为什么,心里反而有种虚浮的、找不到着落点的感觉?仿佛一脚踩下去,

“是不是我……变得浮躁了?” 一个更严厉的自我审问冒了出来。

是因为习惯了那种不断解决问题、不断迎接挑战、不断看到资金流入的“刺激”吗?是因为潜意识里已经开始享受那种运筹帷幄、被人需要和依赖的“成就感”了吗?所以,一旦节奏慢下来,一旦外部推力减弱,内在的那种不安分、那种对“增长”和“变化”的渴望,就开始蠢蠢欲动?

他想起前世看过的那些商业传记,很多成功者都无法忍受平庸和停滞,他们需要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挑战新的极限。

难道自己骨子里,也是这样的人?可他才十八岁,一个中专二年级的学生,现在就想这些,是不是太早,也太……好高骛远了?

“或许,这只是阶段性的平台期?” 他试图理性分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周期,有高速增长,就有平台整理。生意如此,学习亦然。

现在的“平静”,也许正是为了下一阶段的冲刺积蓄力量。

他需要做的,不是焦虑,而是利用这段相对空闲的时间,进行沉淀、思考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