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开学伊始(2 / 2)

大家笑闹成一团,暑期的分别带来的些许生疏感,在这熟悉的玩笑和打闹中彻底消融。

这一夜,108宿舍的灯亮到很晚,聊天的声音久久不息,充满了年轻人重逢的欢乐和活力。

新学期的第一天正式开启。

清晨六点半,熟悉的起床号响彻校园。短暂的混乱和抱怨后,学生们快速洗漱,汇聚到操场上,参加新学年的第一次升旗仪式。

看着五星红旗在朝阳中冉冉升起,唱着雄壮的国歌,经历了暑假社会历练的学子们,心中或许多了几分不同于以往的庄重感和对未来的思考。

紧接着是开学典礼。校领导在主席台上发表讲话,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勉励同学们在新学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医学人才。

台下,学生们站的队伍比一年级时明显整齐了许多,少了几分懵懂和躁动,多了几分沉稳和专注。

毕竟,他们已经不是初入校园的“新生”,而是步入第二年、真正开始接触专业核心课程的“老生”了。

典礼结束后,是各班的班会。班主任老师发放了这学期至关重要的文件——课程表。

詹晓阳拿到那张薄薄的纸,目光迅速扫过。当看清上面的科目时,他的心跳不由得加速了几分。

这学期的课程,与一年级的基础课(如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有了质的飞跃:

? 内科学:厚厚的教材,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等各大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 外科学:另一本巨着,讲述无菌术、麻醉、手术基本操作以及各部位常见外科疾病。

? 中医学:探索古老东方医学的奥秘,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中药方剂。

? 组织学与胚胎学:在显微镜下探寻人体微细结构和生命最初的神奇演变。

? 免疫学:了解人体防御系统的精妙与复杂。

这些课程,不再是远离临床的基础理论,而是实实在在地指向了未来的医生岗位,直接关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学习的压力无疑巨大,但一种即将触摸到医学核心知识的兴奋感和责任感,也在每个同学心中油然而生。

教室里的气氛,明显比一年级时更加凝重和专注。

詹晓阳的目光继续下移,在副科一栏里仔细寻找。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三个字上:电脑课。

他的嘴角微微向上勾起,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这,正是他离校前,与姑父和小姨商议的、继“皮克”项目之后,下一步想要涉足的方向——学校电脑房的课外有偿开放运营。在这个计算机刚刚开始普及的年代,他记得前世的这个时候的电脑机子还是486的,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和商机。

他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构想。

班会结束时,班主任特意强调:“同学们,这学期,是我们在潮城卫校的最后一个学年的理论学习了。明年春节过后,通过考核的同学,将奔赴江城进行口腔医学专科科的学习。这学期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希望大家尽快收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来!”

这句话,像一记警钟,敲在每个人心上。

校园时光已过去一半,分别和更严峻的挑战就在不远的将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弥漫在教室之中。

隔天开始正式开课了。

厚重的《内科学》、《外科学》教材发到手中,那沉甸甸的分量,直观地宣告了这学期学习任务的艰巨。

然而,与预想中的畏难情绪不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异常高涨。

课堂上,老师结合临床案例讲解疾病机制和诊疗方案,生动而具体。

大家听得聚精会神,笔记做得密密麻麻,课后围着老师提问的人也明显增多。

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未来都可能关系到一个个真实病人的健康与生命。

这种由“为什么学”到“为谁学”的认知转变,激发了内在的、强大的学习动力。

夜幕降临,108宿舍安静了下来。有的同学在台灯下预习明天的课程,有的在轻声讨论课堂上的难点,有的已经带着疲惫进入梦乡。

詹晓阳躺在床上,却没有立刻睡着。他望着天花板,脑海里思绪纷飞。

白天是浩瀚的医学知识海洋,需要他全力遨游;而商业的触角也并未完全收回,电脑房的计划、 “皮克”店面的后续运营、与姑父小姨的沟通……都需要他思考和规划。

在“学生”和“商业策划者”这两种身份之间自如切换,平衡学业与事业,将是他这学期面临的新课题。

但他喜欢这种充满挑战和充实的感觉。他知道,唯有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

新学期的画卷,已缓缓展开,而他,正准备挥毫泼墨,留下属于自己的浓重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