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晓阳这几天的心却如同冰镇过一般冷静、专注。
他正面临着重返潮城后,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为“皮克”品牌登陆潮城,策划一场足以引爆市场的开幕战。
连续几天,詹晓阳几乎足不出户。他将自己关在小屋里,仿佛一个闭关修炼的武者。
桌上、地上,都铺满了各种资料:有“皮克”厂方寄来的厚厚产品画册、品牌手册、往期广告海报;有他从姑父和小姨那里要来的、关于潮城本地消费习惯和媒体环境的零星信息;还有他自己整理的、来自前世记忆碎片中关于90年代中后期营销案例的只言片语。
电风扇在床头徒劳地旋转着,送来的风都是热的,汗水不断从他额角滑落,滴在纸张上,洇开一小团湿痕,但他浑然不觉。
他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仔细扫过“皮克”的每一款产品:从专业篮球鞋到休闲运动鞋,从透气运动服到时尚t恤短裤。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中提炼出最具冲击力、最能与潮城乃至整个中国年轻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卖点”。
“篮球装备……”他的手指点着画册上那双设计颇具流线感的专业篮球鞋,喃喃自语。
他知道,篮球运动在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年轻人中普及开来,NbA通过电视转播进入中国,迈克尔·乔丹成为无数青少年的偶像。运动装备的市场潜力巨大。
他的目光聚焦在产品技术说明的一行小字上:“三级减震系统”。就是它!一个具体、可感知的技术亮点!比泛泛而谈的“舒适”“耐磨”更有说服力!
接着,他又看到一份厂方提供的背景资料:“皮克”是国内最早赞助全国篮球联赛的品牌之一。 这个头衔极具分量!是品牌实力和专业性的最强背书!
“运动服装……”另一本画册上,款式新颖、颜色鲜艳的运动套装和t恤也吸引了他的注意。这些服装不仅适合运动,日常穿着也非常时尚,符合年轻人追求个性、活力的心理。
“专业篮球装备 + 时尚运动服饰”,詹晓阳在心里为“皮克”的产品线做出了清晰的定位。目标客户:追求时尚、热爱运动的青少年和年轻上班族。
思路逐渐清晰,但如何将这些卖点有效地传递出去?詹晓阳深知,在1996年的潮城,信息传播渠道相对单一,民众的广告接受度也与后世不同。
不能再用以前开“双兴”鞋店时,发发传单、贴贴海报的“小米加步枪”模式了。必须进行降维打击!必须用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进行饱和式、立体化的广告轰炸!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脑海中浮现出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三巨头”:电视、电台、报纸。
? 电视:无疑是覆盖面最广、声画结合最具冲击力的王者媒体。虽然广告费用昂贵,但其建立品牌形象、快速提升知名度的能力无与伦比。
? 电台:尤其是本地的潮州话电台,在出租车司机、学生、家庭主妇中拥有大量忠实听众,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成本相对较低。
? 报纸:《潮城日报》、《潮汕晚报》等本地报纸,在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和中年以上人群中拥有权威性和深度阅读优势,适合进行品牌故事和详细信息的传达。
一个清晰的、名为 “三架马车” 的整合营销传播方案,在詹晓阳的脑海中逐渐成型!这三架马车,并驾齐驱,各有侧重,相互呼应,才能形成最大的宣传合力!
接下来是更具体的策划。他摊开崭新的稿纸,开始奋笔疾书。
首先,是广告核心诉求的提炼。 他结合产品卖点和目标人群心理,构思了几条广告语:
? 主打专业篮球鞋:“三级减震’护你起步!皮克篮球装备,专业之选!” (突出技术,瞄准专业和准专业篮球爱好者)
? 主打品牌实力:“看全国篮球联赛,穿皮克运动装备!”
? 主打时尚潮流:“活力四射,时尚有我!皮克运动服饰,穿出你的范儿!” (吸引追求时尚的年轻群体)
? 综合形象:“皮克体育——专业运动,时尚生活!” (提升品牌整体调性)
其次,是媒体组合与投放策略——即“三架马车”计划的具体实施:
1. 电视广告:预算8000元! 这是投入的重头戏。他计划制作一条15秒的广告片。创意构思:画面开始时,一个矫健的身影在篮球场上跃起扣篮(慢动作,突出鞋子的减震科技),汗水飞洒;镜头切换,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街头、校园穿着皮克运动服奔跑、欢笑;最后定格在皮克品牌Logo和门店形象上,画外音铿锵有力地念出广告语。
投放频道:首选潮城电视台综合频道(覆盖面最广)和影视文艺频道(年轻人观看多)。投放时间:选择晚间黄金时段(7:00-9:00)的剧集插播广告,连续投放一周。
2. 电台广告:预算5000元! 制作30秒的广播广告。利用潮城话的亲切感和声音的想象力,由声音富有磁性的主持人用聊天的口吻介绍皮克品牌、产品特色和开业优惠信息,可以设计有奖问答互动,吸引听众参与。
投放频道:潮城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音乐频道和综合频道。投放时间:早高峰(7:00-9:00)、午间(12:00-13:00)和晚高峰(17:00-19:00)滚动播出。
3. 报纸广告:预算3000元! 在《潮城日报》上刊登通栏广告。
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皮克品牌历史、技术优势(重点突出“三级减震”和“cbA赞助商”)、新品介绍、开业促销活动(如开业当天折扣、赠品等),并清晰标明两家新店地址。投放时间:开业前三天连续刊登,进行预告和蓄客。
最后,是时间节点和预算总控:
? 开业时间:定在8月29日,周六,临近开学,是学生购买运动装备的高峰期。
? 广告启动时间:开业前五天,即8月25日开始,三大媒体同步启动,进行为期一周的密集轰炸,持续加热市场,直到开业当天达到高潮。
? 总预算:元! 这在1996年无疑是一笔巨款,但詹晓阳认为,对于品牌的长远发展和新市场的高调切入,这笔投资必不可少!
他已经在心里盘算好,将自己存折里的大部分资金以借款形式注入公司,专项用于此次广告宣传。
当最后一笔落下,一份条理清晰、策略明确、执行步骤详细的《“皮克”品牌潮城市场导入“三架马车”广告投放计划书》终于完成。
詹晓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打完了一场硬仗。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看着窗外已是夕阳西沉,才意识到自己几乎一整天水米未进。
第二天清晨,天气依旧炎热。詹晓阳和刘小惠在桥头小店简单吃了早餐——白粥、咸菜、水煮蛋。
随后,詹晓阳小心翼翼地将那份凝聚了他几天心血的计划书装进文件袋,对刘小惠说:“惠儿,我去一趟公司,跟姑父小姨商量广告的事。你在家收拾一下,等我回来,中午我们出去吃,然后下午去北堤走走。”
“嗯,好!你去吧,路上小心点。”刘小惠乖巧地点头,目送他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