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上摆满了各式生猛海鲜和潮州特色菜肴:清蒸东星斑、白灼大虾、蒜蓉粉丝蒸扇贝、卤水拼盘……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欲大动。然而,围坐在桌旁的众人,此刻的注意力却似乎并不完全在美食上。
这既是为詹晓阳和刘小惠接风的洗尘宴,更是“三兴公司”核心层的第一次非正式会议。气氛热烈而务实。
几杯啤酒下肚,话题很自然地围绕着詹晓阳下午提出的“十大板块”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深入展开。
姑父汪老板抿了一口白酒,红光满面,语气中带着兴奋和一丝不可思议:“晓阳啊,下午你说的那个……什么‘新洋路、新桥路交叉口’,还有‘商品房小区’、‘新商圈’……这些个新名词,你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可靠吗?我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小姨也放下筷子,关切地看向詹晓阳:“是啊,晓阳,这规划听着是真好,眼光也够远。可这投入可不是小数目,万一判断失误,风险太大了。”
詹晓阳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他不能说是前世记忆,只能巧妙地运用信息差和逻辑推演来增强说服力。
他拿起公筷,给姑父和小姨各夹了一块鱼肉,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姑父,小姨,消息来源您们放心,绝对可靠。是我一个在城建局家属院住的同学,听他爸在家闲聊时提到的内部规划。潮城要发展,老城区饱和,向外扩张是必然的。城西那片地,平坦开阔,离现在的市中心也不算远,是开发的首选。政府明年肯定会有大动作。”
他顿了顿,看到姑父和小姨若有所思地点头,继续深入分析,语气充满自信:
“您们想啊,一个片区,不说多,就算起它十几栋集资楼、商品楼,一栋楼住几十户人家,那得是多少人?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这些人要吃饭、要穿衣、要出行、要孩子上学……这就是一个现成的、庞大的消费群体!而且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新市民,消费能力更强!我们如果能抢先一步,在这种新兴社区的核心位置把店开起来,占据最好的铺面,就相当于提前圈定了未来几年的稳定客源!这叫‘卡位’,占住了,别人再想进来,成本就高多了!”
他用手蘸了点茶水,在光洁的桌面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您看,新洋路和新桥路交叉口,相当于这个未来新社区的心脏位置。四通八达,人气最旺。在这里开一家形象好、货品全的品牌运动专卖店,效果绝对比在竞争激烈的老城区硬挤要好得多!”
这番结合了“内部消息”和严密市场分析的话,逻辑清晰,前景诱人,彻底打消了姑父和小姨的疑虑。两人眼中都放出了光,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门店熙熙攘攘的场景。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姑父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差点站起来,“这就叫……叫战略眼光!对!战略性布局!晓阳,你这脑子,真是绝了!”
小姨也频频点头,脸上满是钦佩和赞同:“听你这么一分析,我心里就彻底有底了!这步棋走得对!必须抢这个时间差!”
詹晓阳见时机成熟,趁热打铁,抛出了一个更具诱惑力的建议,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意味:
“姑父,小姨,这还只是开店的好处。其实,这里面还藏着一个更大的机会,是给我们自己人的。”
“哦?什么机会?”姑父和小姨立刻凑近了些。
“买房!”詹晓阳斩钉截铁地说,“这种由单位或开发商统一兴建的集资房、商品房,刚开始内部认购或者开盘的时候,价格非常便宜!我估摸着,一平米也就六七百块钱顶天了!”
“六七百?”姑父和小姨都吸了一口凉气,这个价格在当时的潮城,确实非常低廉。
“对!但您们想想,一旦小区建成,住户入住,周边的学校、医院、菜市场配套跟上,这房价会涨到多少?”詹晓阳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们,“据我判断,根本用不了几年,等到2000年,进入新世纪的时候,这种地段好、房子新的小区,房价翻个两三倍,达到一两千甚至两三千一平,都完全有可能!”
这个预测对于当时房产意识还比较淡薄的普通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姑父瞪大了眼睛,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沃靠!晓阳!你这都是从哪儿学来的新词儿?‘商品房’、‘开盘’、‘房价’……还翻两三倍?这……这可能吗?”他不是不信詹晓阳,而是这个数字太过惊人。
詹晓阳心里苦笑,他总不能说前世2000年时,潮城好地段的房价确实已经逼近四千,南春园小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只能保持神秘和自信,呵呵一笑,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姑父,您信我!这绝对是我分析出来的大概率事件!机会难得!所以,我强烈建议您和小姨,还有在座的各位,接下来这半年,想办法多攒点现金。等到年底或者明年开春,那边楼盘一开始内部认购或者公开销售,别犹豫,马上入手!哪怕先买一套小的!这绝对是这辈子最划算的投资之一!”
他看向姑父和小姨,语气更加坚定:“反正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过年前,我说什么也要凑钱买上两套!一套自己将来住,一套投资!到时候,手续上可能还得麻烦大姐帮我代持一下。”
小姨被詹晓阳的笃定和描绘的美好前景彻底打动了,她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了重大决心,用力点头:“行!晓阳!小姨信你!我们就跟着你干!回头我就跟你姨夫说,把家里的钱归拢归拢,到时候也买一套!”
姑父虽然还将信将疑,但看到詹晓阳如此有信心,也豪爽地说:“成!既然你看得这么准,姑父也想想办法!到时候跟你一起买!”
餐桌上的气氛因为这番关于财富的激动人心的讨论而达到了高潮。大家推杯换盏,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干劲。
就在这时,包间的门被推开了,一个胖乎乎、笑嘻嘻的脑袋探了进来,正是汪胖子。
“哟!这么热闹!阳哥!小惠姐!姑父!小姨!各位,我没来晚吧?”汪胖子人未到,声先至,带着他一贯的热情。
“姑姑打电话告诉我,说阳哥你们回来了,在这儿吃饭,我正好在附近,就屁颠屁颠跑过来了!”汪胖子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自己拿过杯子倒满啤酒,先敬了姑父和小姨一杯,然后关切地问詹晓阳:“阳哥,你们不是回饶北老家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这才几天啊?”
詹晓阳跟他碰了下杯,解释道:“家里有点事,处理完了。正好姑父和小姨这边准备成立新公司,运作‘皮克’品牌,事情比较多,我们就提前回来了。对了,胖子,你那边摊子最近怎么样?暑假可是黄金期,没偷懒吧?”
提到自己的生意,汪胖子顿时来了精神,腰板都挺直了,脸上露出一种故作深沉、却又掩藏不住得意的表情,清了清嗓子,说道:“阳哥,不瞒你说,我现在啊……可是甩手掌柜啦!”
“甩手掌柜?”詹晓阳挑了挑眉,颇感兴趣地问,“怎么说?详细讲讲。”
汪胖子得意地晃着脑袋,开始滔滔不绝地汇报:“阳哥,你是不知道,就你们回老家这十几天,我可没闲着!我琢磨着你以前教我的那些方法,又发展了新思路!我在体育馆和文化广场那边,又物色了两个好位置,增开了两个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