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城卫校面积不大,布局紧凑。詹晓阳领着她们,沿着主干道慢慢走着,简单地介绍着:“这是我们的教学楼,平时上课就在这里……那是实验楼,上解剖课、做实验都在那边……那边是办公楼,老师们的办公室……前面是操场和食堂……”
校园很安静,周末只有零星留校的学生在走动。
大姐和霞姐好奇地打量着,眼神里充满了对校园生活的向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对于很早就因家境辍学、出门打工的她们来说,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是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
很快,就逛到了女生宿舍楼下。詹晓阳停下脚步,对刘小惠说:“惠儿,你带大姐霞姐上去坐坐吧,周末可能还有同学在睡觉,我就在楼下等你们。”他又低声叮嘱刘小惠:“一会儿下来的时候,记得跟同学借一下相机,下午出去玩好拍照。”
“嗯,知道了。”刘小惠点点头。
这时,大姐和霞姐把手里的手提袋递了过来。大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弟,这是姐给你买的几件夏天穿的上衣,也不知道合不合身,一点心意,你别嫌弃。”
霞姐也赶紧说:“是啊,晓阳,你平时对我们那么照顾,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谢你。”
詹晓阳心里一暖,连忙推辞:“大姐,霞姐,你们这是干什么?太见外了!我帮你们是应该的,你们能好好在店里干,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还破费买什么东西!”
大姐坚持把袋子塞到刘小惠手里,诚恳地说:“小弟,你有是你的,这是姐的一点心意。姐心里都明白,你跟人合开这鞋店,拉我们过来,就是为了拉我们,这情分,姐记着呢!几件衣服,不值什么钱,你就收下吧!”
看着大姐真挚的眼神,詹晓阳不好再推辞,心里感动,“谢谢大姐,谢谢霞姐!”
刘小惠亲热地挽着大姐和霞姐的胳膊,“姐,我们上楼去看看我宿舍!”
看着三个女人有说有笑地上了楼,詹晓阳心里充满了欣慰。他在宿舍楼下的花坛边找了处阴凉坐下,耐心等待。
大约半个小时后,刘小惠才带着大姐和霞姐下来,手里果然多了一台黑色的傻瓜相机。詹晓阳接过相机,检查了一下胶卷。
“走吧,姐,带你们去我宿舍门口瞅一眼,然后我们去吃饭。”詹晓阳领着她们来到男生宿舍楼。同样,他只是站在门口,指了指里面:“我就住这栋楼,里面有点乱,就不带你们进去了。”
大姐和霞姐理解地笑笑,在门口张望了一下。
接着,一行人来到食堂。詹晓阳直接带他们去了食堂二楼的小炒部,这里可以点菜,环境相对好些。
他让大姐她们先找位置坐下,自己去窗口点菜。刘小惠则跑去女生宿舍,把江铃和玉雪两位师姐,以及詹清容都叫了过来。
很快,人都到齐了。詹晓阳简单做了介绍,大家围坐一桌。
饭菜很快上桌,虽然都是家常菜,但气氛非常热闹。江铃和玉雪师姐性格开朗,很快就和大姐、霞姐聊到了一起,问她们在城里习惯不习惯,店里忙不忙。
刘小惠和詹清容则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补充。詹晓阳反而成了“看客”,安静地吃着饭,看着眼前这温馨的场面,心里很是满足。
大姐和霞姐刚开始还有些拘谨,但在大家热情的氛围感染下,也渐渐放开了,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吃完饭,两位师姐和詹清容回宿舍休息。詹晓阳、刘小惠则正式开始带领大姐和霞姐游览潮城。
他们先来到古老的湘子桥。看着桥下奔流的韩江水,詹晓阳充当起临时导游,给姐姐们讲述着这座古桥的历史传说。
大姐和霞姐抚摸着斑驳的桥栏,感受着历史的厚重,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随后詹晓阳让刘小惠给姐姐们多拍点照片,多停留一会。他要去姑父家养殖场把新合约签了。
走过湘子桥,没几分钟就到了养殖场,小姨夫妻俩已经在喝茶了,彼此都要忙,也没多磨时间。看过协议后都说没问题就直接签字画押。
詹晓阳回来后就带她们来到了着名的开元寺。踏入庄严肃穆的寺院,参天古木,缭绕香火,顿时让人心生宁静。大姐和霞姐显得格外虔诚,在佛前恭敬地合十礼拜。
詹晓阳和刘小惠也入乡随俗,安静地参观。大姐还给功德箱里塞了钱,嘴里默默念叨着祈求家人平安。
从开元寺出来,已是下午四点左右。詹晓阳又带她们去了滨江长廊。沿着长长的江堤漫步,可以看到对岸的城市轮廓,江风浩荡,视野开阔,让人心旷神怡。霞姐比较活泼,还试着模仿城里人的样子,让刘小惠帮她以江水为背景拍照。
夕阳西下时,詹晓阳带着她们来到了水门街头。这里是潮城有名的小吃聚集地。他们找了一家看起来干净热闹的老字号小店,点了潮城特色的蚝仔烙、无米粿、牛肉丸汤等小吃。
大姐和霞姐第一次品尝这些地方特色,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詹晓阳看着她们满足的样子,心里比自己吃了还高兴。
华灯初上,夜幕缓缓降临。一天的游览也接近尾声。
“小弟,小惠,今天太开心了!让你们破费了,还陪了我们一整天!”大姐拉着刘小惠的手,感激地说。
“姐,你说这话就见外了!以后有空常来玩!”刘小惠亲热地说。
“店里忙,也要注意休息,别太累着。”詹晓阳叮嘱道。
“哎,知道!你们在学校也要吃好睡好,用心读书!”大姐像叮嘱自己弟弟妹妹一样嘱咐着。
这一天的陪伴游玩,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心里却充满了温暖和喜悦。
看到大姐和霞姐逐渐适应城市生活,脸上绽放出自信开朗的笑容,詹晓阳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