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里,林师姐用她那极具感染力的嗓音,声情并茂地开始朗读詹晓阳的文章。
她的语调把握得非常好,时而低沉舒缓,仿佛在耳边轻声诉说历史的沉重;时而激昂慷慨,充满了对先烈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召唤;时而又饱含期许,带着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清明时节的雨,带着沁骨的凉意,无声地洒落在潮城大地。我们卫校口腔班的全体同学,胸佩白花,手执黄菊,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徒步登上西湖公园的山岗,伫立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
随着广播声的传出,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许多刚刚从食堂出来,正准备返回宿舍的口腔班同学,都聚集在礼堂台阶上,一起静静地聆听着。
广播的声音透过雨幕,清晰地传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
汪胖子碰了碰詹晓阳的胳膊,低声说:“阳哥,可以啊!林师姐读得真好!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黄朝彬也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
当广播里念到“默哀的那一刻,我低下头,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不是课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幅幅悲壮的画面……是他们在青春正好、理想闪耀的年纪,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义无反顾地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时,许多昨天亲身参与祭扫的同学,脸上都露出了凝重和感同身受的表情。
他们仿佛又回到了昨天那雨中的纪念碑下,那份肃穆与崇敬再次涌上心头。
而当文章进入后半部分,探讨“传承”的意义,特别是结合医学生的身份提出“我们的担当,就是刻苦钻研医术,锤炼高尚医德,未来用精湛的技艺和仁爱之心,去守护人民的健康……”时,聚集在周围的同学们,尤其是口腔班的同学,眼神中都闪烁起一种被触动、被激励的光芒。
林珊珊和林雅雯站在一起,听得格外认真;刘小惠站在稍远一点的屋檐下,看着台阶上的詹晓阳,眼里充满了骄傲和柔情。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悄然走到了聚集的学生们旁边。
大家转头一看,竟然是班主任蔡老师!她显然是晚上在学校值班,也被广播声吸引了过来。
蔡老师对大家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示意大家继续听,她自己则静静地站在雨中,撑着一把普通的黑色雨伞,神情专注地聆听着广播,脸上露出欣慰和赞赏的神色。
终于,文章进入了尾声:“细雨依旧,松柏长青。烈士的英魂,已化作这绵绵春雨,滋润着大地;已化作这巍巍丰碑,屹立于天地之间,更应屹立于我们每个青年的心中!请先烈们放心,这盛世,正如您所愿;而这未来的、更加美好的盛世,将由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奋斗去续写!我们将以我之青春,续写您之未完之华章!”
林师姐用充满希望和力量的语调读完了最后一句,背景音乐也渐渐隐去。
广播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仿佛播音员和听众都还沉浸在文章所营造的氛围中。
片刻的安静后,站在雨中的蔡老师率先鼓起了掌!她的掌声清脆而有力。
紧接着,聚集在周围的同学们仿佛被惊醒了一般,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为广播员精彩的朗读,更是为文章本身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蔡老师收起雨伞,走到同学们中间,她的眼眶似乎有些湿润。
她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最后落在詹晓阳身上,声音因激动而略微提高:
“同学们!安静一下!”
掌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看向蔡老师。
“刚才,我们都听到了晓阳同学写的这篇文章。”
蔡老师的声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写得非常好!非常有感情!非常有深度!它不仅是对昨天我们祭扫活动的记录,更是对我们每一位同学内心的一次深刻拷问和深情呼唤!”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语重心长:“正如文章中所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特别是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辜负先烈的期望?才能对得起我们身上即将肩负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
同学们都安静地听着,雨水打在屋檐和树叶上的声音,此刻格外清晰。
蔡老师继续说道:“晓阳同学在文章里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铭记’、‘担当’、‘奋斗’!我觉得说得非常好!希望大家都能认真思考这篇文章,将这份对先烈的缅怀之情,真正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学好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培养高尚医德!将来,用我们的所学所长,为家乡的卫生事业,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这,才是我们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应有的担当!”
“好!” “蔡老师说得对!”同学们群情激动,纷纷叫好,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蔡老师的话,将文章的情感升华到了更具体、更贴近他们实际的方向,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掌声渐歇,蔡老师走到詹晓阳面前,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晓阳,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出色!思想深刻,文笔流畅,情感真挚,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你很好的完成了任务,继续努力!”
“谢谢蔡老师鼓励!我会的!”詹晓阳恭敬地回答,能得到班主任如此高的公开评价,他心里也充满了激动和自豪。
“好了,时间不早了,大家别在这里淋雨了,赶紧回宿舍或者教室,准备上晚自习吧!”蔡老师看了看手表,对大家说道。
同学们这才渐渐散去,三三两两地议论着刚才的文章和蔡老师的讲话,走向教学楼或宿舍区。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每个人的心里,似乎都燃起了一团火,一团被先烈精神感召、被师长期许点燃的,名为“青春”与“责任”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