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表哥来了(2 / 2)

黄朝彬则活泼地讲着卫校里的趣事和年前卖鹅肉的“辉煌战绩”,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詹晓阳大部分时间在安静地听着,偶尔插几句话,或者给身边的刘小惠夹夹菜,举止自然体贴。

表哥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这个半年多未见的表弟,变化非常大。

不仅仅是外表看起来更结实、更成熟了,更重要的是他眼神里的那种沉稳和自信,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那种周到和隐隐的主导力,以及他和同学们、尤其是和那个叫刘小惠的女孩子之间那种默契而亲密的关系,都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年龄阶段该有的青涩。

他仿佛不再是那个跟在自己身后找书看、问东问西的懵懂少年,而是在社会的浅滩上已经蹚过水、见过风浪的年轻人了。这种蜕变,让表哥既感到惊讶,又有一丝欣慰。

午饭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表哥下午还要赶回农校,便在饭馆门口和大家道别。詹晓阳和刘小惠送他到路口,看着他坐上返回农校的公交车。

“表哥六月就要毕业了,时间过得真快。”望着远去的公交车,詹晓阳有些感慨。

“嗯,表哥人真好,有学问又不摆架子。”刘小惠轻声说。

送走表哥,他和刘小惠再次回到了他们的小屋。

刚上楼没多久,门外就传来脚步声,接着是汪胖子略带兴奋的声音:“阳哥!在不在?”

詹晓阳开门让他进来。汪胖子脸上泛着红光,一看就是有好事。“阳哥,晚上我约了以前中学的一帮校篮球队的老队友聚餐,打算顺便推广一下波鞋。这帮家伙平时就爱运动,对鞋肯定感兴趣!就是这价格和抽水怎么定?毕竟中间帮忙推广的同学也得给点好处。”

詹晓阳略一思考,快速心算后说道:“这样,售价统一按198元一双。给帮忙推广、组织团购的同学,每卖出一双,抽水50块,你拿48块,另外,挑两双最新款、最炫的波鞋,送给这次聚餐带头的队长或者核心人物,鞋子算我的成本。”

这个方案既保证了推广者的积极性,又明确了汪胖子的收益,还考虑了人情世故。汪胖子一听,眼睛更亮了:“好!阳哥,就这么办!我这就去准备!”领了“圣旨”,汪胖子风风火火地又走了。

汪胖子走后,詹晓阳继续忙活。他拿出纸笔,开始制作清明节狮头鹅团购用的登记表格。

表格设计得很简单实用,主要包括客户姓名、联系电话(或地址)、预定的鹅肉数量、以及赠送的波鞋所需尺码和首选颜色。

他准备明天一早将这些表格和海报一起,分发给像老陈和几个摊点,方便他们登记信息,也便于后期统计和备货。

刘小惠则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那台小电视机里无声的画面,偶尔抬头看看专注书写的詹晓阳,眼神温柔。

表格制作完成,已是下午五点。詹晓阳将厚厚一叠海报和表格整理好,装进一个大牛皮纸袋里。

然后,他对刘小惠说:“惠儿,一会儿你跑一趟大姐那儿,顺便把这台电视机也给大姐她们搬过去吧。晚上有个电视看,她们也能解解闷。等到放暑假,咱们再买新的。”

刘小惠乖巧地点点头。

詹晓阳继续交代:“晚上你陪大姐她们一起吃晚饭。把这几天的鸡蛋营收结算一下。给大姐分1600,霞姐分1200。剩下的钱,你带回小屋放好就行。”

“嗯,我明白。”刘小惠应道。

“我晚上就不跟你一起去了。我得回宿舍等着,汪胖子那边在搞活动,看看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者等他的消息。”詹晓阳说着,动手拔掉电视机的电源线,和刘小惠一起,小心地将电视机搬下楼,放在三轮车上。

两人在巷口分开,刘小惠坐车前往大姐的住处,詹晓阳则步行回了卫校。

晚饭,詹晓阳是和班长、黄朝彬、郑世林等几个舍友在食堂吃的。感觉食堂的饭菜没什么味。

詹晓阳心里忽然泛起一丝苦笑:自己这个从山里出来的孩子,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嘴巴竟然有点被养刁了,开始觉得食堂的饭菜“不是很有味”了。这种变化,悄无声息,却真实存在。

饭后,他没有立刻回宿舍,而是独自一人走到校门口的花圃坐下。初春的傍晚,微风拂面,带着花草的清香。他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理一理纷乱的思绪,也等着汪胖子的消息。

差不多七点出头,一个熟悉的身影雀跃地跑进花圃,是刘小惠。她脸上带着完成任务的轻松和喜悦,跑到詹晓阳身边坐下:“晓阳,事情都办妥啦!电视给大姐装好了,她们可高兴了!钱也按你说的分好了,剩下的我也放小屋里了。”

“辛苦你了,惠儿。”詹晓阳看着她红扑扑的脸蛋,心里一暖,轻轻握了握她的手,在学校里,他们只能保持这种克制的亲密。

两人并肩坐了一会儿,低声交流着各自下午的情况。

又过了约莫半小时,汪胖子终于出现了。他一路小跑过来,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灿烂笑容,一屁股坐在詹晓阳旁边的石凳上,兴奋地压低声音说:“阳哥!顺利!太顺利了!”

“哦?怎么样?”詹晓阳笑着问。

“老同学们都给力!当场就预定出去十几双!有的一人就要两双!而且他们说好了,明天回各自学校(都是高中生),还帮我在班上宣传宣传,明天下午放学后,他们会带同学来卫校找我报单!”汪胖子激动地比划着。

詹晓阳赞许地拍拍他的肩膀:“干得漂亮,胖子!这就叫主动出击!效果立竿见影吧!”

“是啊阳哥!以前光在宿舍等,太被动了!”汪胖子感慨道。

詹晓阳趁热打铁,指点道:“这次是个很好的开始。接下来,你的重点可以放在潮江师范学院那边,好几千人呢,那是块大蛋糕,学生多,消费能力相对强。你得物色好里面的人脉,比如学生会干部、社团负责人、或者像你这次找的、有影响力的老同学,把他们发展成‘种子’,给他们优惠价,让他们去推广,效果会更好。”

汪胖子听得连连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我明白了,阳哥!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天色在不知不觉中完全暗了下来,教学楼灯火通明,晚自习的时间快到了。

三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和其他陆续走向教室的同学一起,迈着或轻快或沉稳的步伐,融入了通往教学楼的人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