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鞋成本:25元\/双(按批发价计算)。
? 总成本:130 + 25 = 155元\/只。
? 利润:298 - 88(佣金) - 155(成本) = 55元\/只。
“嗯,每只还能有55元的利润,可行。”詹晓阳在心里盘算着,年前的热销场景还历历在目,看来今年清明又能小赚一笔。
整理完鹅肉团购的思路,他的目光又落在了正在和同桌窃窃私语的汪胖子身上。校园波鞋业务不能只靠守株待兔,必须主动出击。
于是,他在笔记本上新的一页写下了几点建议:
1. 深耕卫校市场:利用现有口碑和人际关系网络(如各班班干部、社团负责人等),通过请客吃饭、喝茶联谊等方式,建立更广泛的推广渠道,将波鞋信息渗透到校园每个角落。
2. 拓展外部圈子:主动组织或参与初中同学们聚会活动,在叙旧的同时,巧妙推广波鞋,开发校友资源。
3. 寻找校园代理(种子用户):在潮城其他大中专院校物色有影响力、有销售意愿的学生,发展其为校园代理,给予优惠价格和销售提成,将业务复制到其他学校。
写完这三点,他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撕下这张纸,转身递给了后排的汪胖子。
汪胖子接过纸条,快速浏览了一遍,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冲詹晓阳使劲点了点头,无声地竖了个大拇指。
今晚,詹晓阳和刘小惠没有再去小屋。晚自习下课后,两人在教学楼的楼梯口碰了个面,简单说了几句话,便各自回了宿舍。
接下来的三天,周二、周三、周四,詹晓阳和刘小惠过得相对平静。按时上课、吃饭、自习,仿佛就是两个普通的卫校学生。
中间,刘小惠抽空去了一趟大姐的住处,看了看姐姐们适应新摊位的情况。
詹晓阳则利用一个午休时间,去打印店做了一张新的清明节狮头鹅团购海报,准备适时推出。
平静的日子直到周五下午才被打破。放学的铃声一响,校园瞬间沸腾起来。汪胖子挤过人群,找到詹晓阳和刘小惠,兴奋地说:“阳哥,小惠姐,一会儿校门口等!我姑父开车过来接我们!”
果然,在校门口稍微僻静点的路边,姑父的车已经等在那里了。一行人上车后,姑父没有多解释,直接发动车子,朝着南郊路的方向开去。
“姑父,咱们这是去哪?”汪胖子好奇地问。
“到了你们就知道了。”姑父笑着卖了个关子。
车子在南郊路中段的一个临街铺面附近停下。这个位置相当不错,离西湖公园入口不远,对面是一片新建的住宅区,还有一所高中学校,人来人往,颇有商业潜力。铺面还空着,门上贴着“招租”的字样。
“就是这里了!”姑父下车,指着这个铺面,脸上带着成就感的笑容,“我跑了好几天,觉得这个位置最合适!怎么样,晓阳?”
詹晓阳仔细打量着这个铺面:坐北朝南,采光好;门面宽度足够,大概有五六米;里面空间也挺大,估计有六七十平米,足够施展。他连连点头:“姑父,这位置太好了!您眼光真毒!”
“哈哈,你觉得行就好!”姑父很高兴,“接下来就是装修了。可我跟你姑姑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这运动鞋店到底该装成啥样。想来想去,还得把你这个‘总设计师’请过来掌掌眼!”说着,姑父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工装、皮肤黝黑、看起来挺实在的中年男人骑着摩托车过来了。姑父介绍道:“这是老李,搞装修的,手艺不错,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门店商户就是他带人弄的。”
詹晓阳礼貌地跟老李打了招呼,然后走到空荡荡的铺面中央,环顾四周,大脑飞速运转,搜索着前世记忆中晋江那些时尚运动品牌店的装修风格和布局。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清晰地向老李和姑父阐述自己的构想:
“李师傅,姑父,我是这么想的。”
他指着最里面靠墙的位置:“那里,做前台收银区,同时也是会员服务和礼品兑换区。台面要做长一点,看起来大气。”
然后指向左右两边的墙壁:“这两面墙,全部做成到顶的展示架,用白色的板材,分层,每一层都要内置灯带,打上灯光,这样鞋子摆上去特别显档次,顾客一眼就能看清楚。架子
接着指向临街的墙面:“这面墙,全部做成落地玻璃窗,通透,让外面路过的人能一眼看到店里的环境和商品,吸引客流。大门就开在正中间。”
他走到落地玻璃窗的位置比划着:“玻璃窗里面,靠店内的这一侧,要做成有一定深度的橱窗,也是带灯光的。到时候陈列我们最新、最潮的精品鞋款,做好造型,就像商场里的专柜一样。橱窗前面,可以放两三个没有靠背的矮沙发或者长条凳,包上舒服的面料,给客人试鞋或者休息用。”
最后,他指了指门头:“门头的招牌要做大、要亮眼,晚上也要醒目。就写‘双兴运动品牌专卖店’,字体要时尚有力。”
詹晓阳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各个功能区,描述得非常具体形象。老李一边听,一边点头,时不时在本子上记着要点。姑父也听得频频点头,脸上露出“原来如此”和“果然专业”的表情。
“李师傅,大概就是这样。风格要简洁、明亮、时尚,以白色和浅灰色为主色调,用灯光和色彩鲜艳的鞋子、海报来点缀,突出商品的活力。您看这样行吗?预算方面我们再细聊。”詹晓阳最后总结道。
老李合上本子,肯定地说:“小兄弟,你说得很清楚!我明白了!就是那种看起来亮堂、高档,让年轻人喜欢的样式嘛!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回去就出个简单的草图和大致的报价。”
姑父也满意地拍拍詹晓阳的肩膀:“晓阳,真有你的!这么一讲,我心里立马就有谱了!就按你说的弄!”
大事敲定,姑父心情大好,非要请大家吃饭庆祝。但詹晓阳却婉拒了:“姑父,谢谢您!不过今晚我和小惠得去大姐那儿一趟,看看她们这几天的情况,顺便把开店的事跟她们说说,让她们有个准备。”
他其实还有一层心思,就是给汪胖子创造机会,让他能单独带林雅雯在南郊路这边逛逛,增进感情。
他悄悄给汪胖子使了个眼色,低声道:“胖子,南郊路这边挺热闹的,晚上灯光也好看,你带雅雯好好逛逛,吃点小吃,不用管我们。”
汪胖子心领神会,脸上乐开了花,连连点头。
于是,大家在铺面前分手。姑父开车离开,汪胖子和林雅雯沿着南郊路向更热闹的街区走去。
大姐的住处就在前面的昌黎路口,詹晓阳则和刘小惠并肩,朝着大姐租住处的方向,踏着夕阳的余晖,慢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