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返乡过年(二)(2 / 2)

刘小惠赶紧用热水瓶倒出热水在盆里,拿出一条崭新的毛巾浸湿、拧干,递给姑父:“姑父,路上辛苦,快擦把脸,暖和暖和。”

刘妈妈竟然能讲潮汕话,两人用潮汕话交流起来毫无障碍,气氛顿时更加融洽。

姑父擦完脸,舒服地坐在竹制的茶椅上,接过刘爸爸递来的热茶,呷了一口,对刘妈妈夸赞道:“阿姐,你家小惠真是懂事啊!在城里,我老婆喜欢她喜欢得不得了,直夸她又勤快又乖巧。”

刘妈妈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谦虚道:“汪老板过奖了,小小年纪懂得什么,都是你们大人相惜(关照、疼爱)她。”

“阿姐,你可别小看他们年纪小。”姑父放下茶杯,语气认真起来,“就晓阳那小子,这半个月,帮我那个养鸡场搞促销,赚了好几万!我估摸着,过完年这一波,还能再赚这个数!”他伸出几个手指比划了一下。

“啊?几万块?”刘妈妈惊得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个学生娃,不跟家里要钱就谢天谢地了,还能帮着挣这么多钱?”正说着,詹晓阳和刘小惠的哥哥姐姐搬着最后一批东西进来,角落里瞬间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年货,更加印证了姑父的话。

这时,刘妈妈才真正开始仔细打量詹晓阳。这个只比女儿大一点的年轻人,眉眼间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和干练,待人接物落落大方。

再联想到女儿身上明显的变化,她心里顿时明白了许多,看向詹晓阳的目光里,更多了几分欣赏和认可。

“晓阳,别忙活了,快过来陪汪老板喝杯茶!你还没回家吧?”刘妈妈慈爱地招呼道。

詹晓阳拍拍手上的灰,走过来坐下:“阿姨,还没呢。等会儿姑父回去,刚好顺路送我到家。”

刘小惠一直安静地坐在母亲身边,眼神却始终没离开过詹晓阳,那目光里交织着依赖、不舍和浓浓的情意。

她的姐姐在一旁看着妹妹的神情,又看看詹晓阳,脸上露出心照不宣的、乐呵呵的笑容。

又聊了一会儿家常,姑父看看墙上的挂钟,起身告辞:“阿姐,阿兄,时间不早了,我还得赶回潮城,那边年底事多,就不多打扰了。过完年有机会,欢迎你们到城里来玩。”

说着,姑父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厚厚的红包,分别塞到刘爸爸和刘妈妈手里:“一点心意,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过年图个吉利!”

红包看起来分量不轻,刘妈妈连忙推辞:“哎呀,汪老板,这怎么行!您专程送孩子回来,我们感激都来不及,哪能再收您的红包!使不得,使不得!”

詹晓阳见状,开口劝道:“阿姨,叔叔,你们就收下吧。这是姑父的一点心意。”刘小惠也用客家话小声对父母说:“收下吧,爸妈,人家是看在晓阳的面子上。”

推让一番后,刘家父母最终感激地收下了红包。全家人将姑父和詹晓阳送到路口,再三道谢。

刘小惠站在父母身边,目光紧紧追随着詹晓阳,直到他坐上副驾驶座,车子缓缓启动。詹晓阳伸出手向她比了个爱心的手势。

从刘小惠家出来,已是下午四点左右,冬日的天色开始有些暗淡。车子很快驶回镇区,来到了詹晓阳家所在的街道。

一栋三层小洋楼格外醒目,外墙贴着漂亮的瓷砖,在这个小镇上显得颇为气派。姑父按照詹晓阳的指引,直接把车停在了家门口。

“嚯,晓阳,原来你家底子不错啊!这楼房真气派!”姑父看着眼前的小楼,略带惊讶地笑道。

詹晓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姑父说笑了,都是父母辛苦攒钱盖的。”他心里清楚,这栋房子是父母多年辛勤劳作、省吃俭用的成果,也是前世记忆中家里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听到车声,詹晓阳的父母和弟弟早已迎了出来。看到儿子安然归来,还带着这么多东西,詹爸爸詹妈妈脸上笑开了花。

“爸,妈,小弟!我回来了!”詹晓阳跳下车,和家人简单拥抱了一下,然后赶紧介绍:“这位是汪老板,我在潮城卫校同班同学汪楷的姑父,专门开车送我回来的。”

詹爸爸詹妈妈连忙上前,热情地握住姑父的手,连声道谢,邀请他进屋喝茶休息。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车上剩下的、属于詹晓阳的行李和年货往下搬。东西同样不少,各种潮汕特产、烟酒礼品,还有詹晓阳给家人买的新衣服、给弟弟买的随身听等,很快也在家门口堆了一地。

姑父随着詹家人进屋,在客厅坐下。詹妈妈麻利地泡上热茶。

姑父坐在红木椅上,喝了两杯茶,看了看时间,便起身告辞:“詹大哥,詹大嫂,茶我就不多喝了。天色不早,回去还有一大段山路,不好走夜路,我得抓紧时间赶路了。”

詹爸爸詹妈妈理解地点头,再三表示感谢。姑父同样拿出两个厚厚的红包,塞给詹晓阳的父母:“过年了,一点心意,祝你们全家新年快乐!”

詹家父母也是推辞一番,在詹晓阳的劝说下,才感激地收下。

詹晓阳送姑父到车边,再次真诚地道谢:“姑父,今天真的太感谢您了!路上一定注意安全,开慢点。到家后,麻烦您给我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号码我写给您。”他把早已准备好的纸条递给姑父。

姑父接过纸条,用力拍了拍詹晓阳的肩膀,眼神里充满了赏识和期待:“放心吧!晓阳,来年见!好好过年!”说完,他转身上车,发动引擎,越野车缓缓驶离,很快消失在镇街的尽头。

詹晓阳站在家门口,望着车子远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感激。

然后,他转过身,看着眼前熟悉的家门,和门口堆满的年货,以及父母弟弟脸上洋溢的喜悦,一种踏实而温暖的归属感瞬间将他包围。

喧嚣与疲惫渐渐远去,即将到来的,是团圆、温暖、充满烟火气的农历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