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 第121章 大团购之老陈的街坊

第121章 大团购之老陈的街坊(2 / 2)

“味道唔错(不错)!够香!”

“这鹅肉靓!有嚼劲但又唔会太韧,俺这老牙口都食得动!”

“比市场卖个普通鹅肉好吃多了!”

听到这些积极的反馈,老陈脸上露出了笑容,开始正式推介:“大家有眼光!这系正宗的澄城狮头鹅,唔是市场普通的鹅肉可比!现在我粥店就在代销这狮头鹅,一只二十斤左右,原价要卖四百五,现在搞团购,特别优惠,只需298块一只!而且!”他加重语气,“三天内,到我粥店落订的,再加送一套高档新年餐具!”说着,他示意詹晓阳拿出带来的白瓷餐具样品展示。

精美的餐具立刻吸引了老人们的目光,啧啧称赞声响起。

老陈趁热打铁:“还有更方便的!这鹅肉你们要是想留到过年正食,唔使急住拿货!落订后,拿这张‘提货卡’就行!填好你想哪一日取货,到时就直接来俺粥店拿最新鲜出锅的,保证好食!”他让詹晓阳帮忙把宣传单和提取卡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位老人。

这番介绍,将产品优势、价格优惠、赠品诱惑、取货便利性全部囊括,清晰明了,直击要害。老人们听后,纷纷议论起来,都觉得非常划算和方便。现场能做主的,立刻开始报数:

“阿陈,我物(定)三只!两只送人,一只自己食!”

“我要五只!子女多,分一分!”

“给我记三只先!”

胖大叔在一旁拿着纸笔,乐呵呵地帮忙登记名字和数量。一些暂时做不了主的,也表示马上回家跟儿女商量,稍后就去粥店下单。更有性急的,直接端着自己那盘还没吃完的鹅肉,就匆匆回家“请示”去了。

不一会儿,胖大叔把登记好的纸条递给老陈。詹晓阳凑过去一看,心里惊呼一声:“额的神啊!”纸条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后面,对应的数字加起来,竟然达到了79只!这还不算那些回家商量、极有可能带来更多订单的潜在客户!

然而,面对如此火爆的场面和惊人的数字,老陈只是接过纸条,淡淡地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近乎狡黠的笑容。

他平静地对詹晓阳说:“晓阳,帮忙收拾一下。我这摊子,只准备接200只的单,多了也不收。”

只卖200份?!詹晓阳听完,脚下一个趔趄,差点真的摔一跤!他彻底被老陈这种深谙“饥饿营销”和“限量保质量”的老练手段所震撼。

自己凭借前世经验设计的营销方案,在老陈这种扎根于市井、深刻理解乡邻心理的“土法”面前,显得那么“学院派”。

这种基于深厚生活经验和人脉网络的智慧,是他这个重生者仍需学习和敬畏的。

帮着老陈收拾完祠堂的杯盘狼藉,两人回到粥摊。老陈伸出两根手指,再次确认了他的底线——200只。詹晓阳带着满心的惊叹和全新的思考,回到了小屋。

他把下午在祠堂发生的、堪称传奇的推销经历,详细地告诉了刘小惠。刘小惠听完,也是瞪大了眼睛,连连称赞老陈的厉害。

惊叹过后,詹晓阳对刘小惠说:“小惠,下午辛苦你一下,还是按老规矩,去各个摊点把今天的日常货款结一下。我留在屋里,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消化一下老陈今天这堂课,另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谋划。傍晚我们在南春桥市场会合。”

刘小惠乖巧地点点头,没有多问,拿起账本和背包便出了门。

小屋安静下来。詹晓阳坐在办公桌前,脑海里反复回放着祠堂里的一幕幕。老陈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利用了“老人组”这个特殊节点,更在于他精准地把握了信任(基于熟人关系)、体验(现场品尝)、价值(产品+赠品+便利)和稀缺(限量200份)这几个核心要素。这是最质朴、却也最有效的营销哲学。

同时,一个更大的商业灵感,也开始在他脑海中酝酿、清晰起来。他铺开纸笔,写下两个字:“寒流”。

他记得很清楚的记得,1996年的春节那是非常的冷。有人堪称是有史以来“最冷的春节。”他得提前做好预案和规划。

他摊开笔记本开始罗列起来,这么多年他始终保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首先,应该通知家人,该提前买年货就赶紧买,家里的卫生也提前清扫;还有一些能存放时间长的菜也提前备足;而最关键的就是要给家人购买御寒保暖的衣服了。嗯,明天上午没啥事就去办!

第二就是最最关键的黄爸爸那块,寒流来了肯定会影响作业,特别是集中提货的那几天,正好寒流到来。

明天起早赶紧跟黄爸爸交流下,以便提早做准备。

第三就是汪家姑父的养殖场了,御寒这块肯定要让他提前做准备。正所谓危机中也有商机。

前世里他记得很清楚,寒流到来后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物价都上涨。他老家的蔬菜涨得离谱到一斤卖几块钱,还是在乡下呢。

第四,是他们卖鹅肉的露天摊位了,寒流带着风夹着雨,市场的人流肯定少很多,而他们也会挨冻,不过也没办法,提前给大家通报一下就行。

这第五就是他来年的大事了。本来准备过年期间抽时间去趟福建,看来这把是不行了。到时山路结冰影响安全出行,只能是找熟人年前先去探探路了。

詹晓阳还在沉思的时候,刘小惠背着鼓鼓的小包,提着盒饭回来了。

詹晓阳赶紧接过她手里的东西,轻轻拥抱了一下,嘴唇点了点她的额头说“辛苦了。”

两人腻歪在一起互相投喂的把快餐吃完,这是几块钱的幸福呀,怪不得有人说什么“没钱饮水饱”。

詹晓阳把笔记本递给了刘小惠,轻轻提了一下说寒流要来了,为防止突发,要提前做下准备。

刘小惠虽然满脸疑惑,不过她已经习惯了,这个“老乡好”说啥就是啥。

两人在屋里看了会电视,洗漱完后刘小惠继续洗衣服拖地,而詹晓阳则在整理今天的回款,他把应该给黄爸爸的款分别装进了信封里。

夜深沉,两人在不舍中互道晚安,各自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