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文明的考题(1 / 2)

源自太阳系的黯淡轨迹,如同一个幽灵,悬浮在“沉思之间”的星图上,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可能存在于渺远过去的、属于某个“前辈”文明的秘密。这发现带来的震撼,丝毫不亚于“他者”的问候本身。

“继任者……”沈渊推了推眼镜,试图消化这个惊人的猜想,“如果这是真的,那我们面对的就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一场……传承了不知多少万年的‘升学考试’?而且从这条轨迹的黯淡程度看,我们那位‘前辈’,下场恐怕不太乐观。”

陈默已经从最初的癫狂兴奋中稍微冷静下来,他死死盯着那条轨迹,以及星图核心那个被标注为“港口”或“界碑”的结构性时空褶皱区域,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拉着新学会的数学符号:“不一定是不乐观……也可能是……考完了,毕业了,去更高维度的‘学校’了?或者……特么的留级了,还在某个补习班里蹲着?”

埃琳娜白了他一眼:“你能不能想点好的?照你这说法,咱们现在等于是在一个可能挂过科、甚至被开除过的‘学长’的座位上考试?这座位风水不太好吧?”

玩笑归玩笑,压力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可能存在过的、可能已经失败的前任文明,像一道巨大的阴影,笼罩在人类文明的前路上。

“纠结于‘前辈’的结局无济于事。”林见鹿的声音将众人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我们现在有了‘语言’,有了‘星图’,下一步,是找到具体的‘考题’。”

他的目光投向星图中那条源自太阳系的黯淡轨迹的末端,以及它与其他那些来自银河各处的轨迹共同指向的核心区域——那个弥漫着“结构性时空褶皱”的暗淡区域。

“汪教授,”林见鹿接通了与“觅音计划”的加密线路,“集中所有观测资源,重点扫描星图标注的那个核心区域。用我们刚刚获得的……新‘语法’,去尝试解析那里的时空结构信号。”

“明白!”汪明远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紧张。能够运用一种疑似“宇宙源代码”的语言去审视星空,这对于任何天文学家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书院和“觅音计划”团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协同状态。陈默如同一个拿到了新玩具的孩子,疯狂地运用着那套冰冷的数学语言,试图构建出解析遥远时空信号的模型。沈渊则协调着全球的算力资源,确保这前所未有的计算需求得到满足。

终于,在消耗了足以让一个小国电网瘫痪的巨量能源后,结合FASt、“巡天”号以及全球其他几个大型射电阵列的观测数据,运用新“语法”进行过滤和重构,一幅更加清晰、也更加令人震惊的图像,逐渐在主屏幕上显现出来。

那个原本在常规观测中一片暗淡的区域,在新“语法”的“视角”下,展现出了其真实的样貌!

它并非空无一物,其中心,赫然存在着一颗极其特殊的中子星!

这颗中子星的自转周期异常缓慢,磁场结构也迥异于任何已知的中子星,其表面并非均匀的简并态物质,而是布满了某种……用新语言描述的、“非自然能量铭刻”的复杂纹路!这些纹路并非静止,而是如同呼吸般,随着中子星缓慢的自转,闪烁着极其微弱的、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脉冲信号的编码方式,正是他们刚刚学会的那种高等数学语言!其内容,不再是简单的“问候”或“指引”,而是一系列极其深奥、层层递进的物理学问题与模型片段!

“找到了!考题!考题就在那颗中子星上!”陈默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他指着屏幕上被放大并翻译出来的第一段脉冲信息,“看!‘请描述在强引力与极端磁场耦合环境下,量子真空涨落对时空度规的二阶修正效应,并推导其与意识观测者存在性之间的潜在关联函数’……我靠!这玩意儿涉及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还有……还有咱们刚摸到边的意识物理学!这题超纲了吧?!这他妈是博士生入学考试水平吧?!”

随着更多脉冲信号被解析出来,内容也越来越惊人。从统一四大基本力的理论框架猜想,到如何利用时空曲率实现超光速信息传递的数学约束条件,再到“文明集体意识场”的宏观量子效应建模……每一个问题,都直指当代物理学最前沿、最棘手的核心难题,甚至很多是科学家们尚未明确提出,但逻辑上必然存在的“终极问题”!

这颗中子星,仿佛一个冰冷的宇宙考官,不断向外散发着这些足以难倒任何一个人类顶尖科学家的“试题”。

“这不是一颗自然的中子星……”沈渊喃喃道,脸上充满了震撼,“这是一个……被改造过的,‘试题库’和‘发射器’!‘他者’将文明的考题,编码在了一颗极端天体的自然脉冲之中!这需要何等恐怖的技术力量?!”

埃琳娜咂舌:“把考场设在中子星上?这监考老师够下本的啊!而且这考题……啧啧,我看咱们可以直接弃考了,回去洗洗睡吧。”

林见鹿没有理会埃琳娜的吐槽,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那些不断刷新的、深奥无比的“考题”。与陈默等人的震惊和挫败感不同,他从这些冰冷的问题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路径。

“不,这不是绝望。”林见鹿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笃定,“这恰恰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