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来自深空、冰冷如机器指令的“基础规则通告”,如同一颗投入静湖的巨石,在全球最顶层的有限知情圈层里,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消息被各国以最高级别的权限严格封锁,任何试图泄露的行为都会遭到最严厉的打击,但恐慌与希望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却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中疯狂滋长、激烈交锋。
华盛顿特区,一场绝密的跨部门圆桌会议。
空气中弥漫着雪茄和咖啡混合的浓烈气味,但更浓的是压抑不住的焦虑。椭圆形的红木桌旁,围坐着副总统、国防部长、中情局局长、NASA署长以及几位顶尖的科学顾问。
“先生们,‘摇篮-过滤器’……光是这个名字就让我脊背发凉!”国防部长,一位身形魁梧的前陆军上将,拳头重重砸在桌面上,震得咖啡杯叮当作响,“一个主动的‘文明评估程序’!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人类的命运,可能掌握在一个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沟通的‘东西’手里!这比一百个核弹头对准我们还要可怕!”
NASA署长,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物理学家,试图保持冷静:“部长先生,恐慌解决不了问题。对方提到了‘初始数据包’和‘大考须知’,这至少说明,这是一个有规则、有流程的‘测试’,而非单纯的毁灭。我们或许可以通过理解规则,找到通过考验的方法……”
“通过考验?”中情局局长冷笑一声,打断了署长的话,“署长先生,你太天真了!你怎么知道这场‘考试’的及格线在哪里?你怎么知道失败的下场是什么?是直接格式化?还是沦为某种……资源?看看那个东非的‘门’!那玩意儿是善意的表现吗?那更像是一个架在我们脖子上的绞索!”
一位来自麻省理工的理论物理学家,颤巍巍地举起手:“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沟通?既然他们能发来信息,说明存在沟通渠道。我们应该集中全球最聪明的头脑,准备一份能体现我们文明价值与和平意愿的‘答卷’……”
“价值?和平?”副总统,一位以务实和强硬着称的政治家,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教授,在无法判断对方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前提下,展示我们的‘价值’可能等同于展示我们的弱点!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把‘和平’误解为‘软弱’?把我们的艺术和哲学视为‘无用的装饰’?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会议室里陷入了僵持。强硬派主张立刻调动一切资源,研究对抗“接口”(能量节点和空间门)的可能性,哪怕只是徒劳,也要展示人类的抵抗意志。谨慎派则认为在规则不明的情况下,任何挑衅行为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主张优先破译即将到来的“数据包”,理解规则。而少数理想主义者,则怀揣着与高等文明平等对话的渺茫希望。
与此同时,在瑞士日内瓦,一个更为隐秘的、由多国顶尖科学家(非全部是政府代表)组成的非正式论坛,也在通过高度加密的线路进行着激烈辩论。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位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资深理论家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他的虚拟形象在屏幕上因为信号激动而微微闪烁,“一个远超我们技术层次的文明,主动向我们发送信息!这可能是人类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唯一契机!‘初始数据包’里可能包含着统一场论的关键、超越光速航行的原理、甚至是……永生的秘密!”
另一位来自剑桥大学的宇宙学家则持保留态度,他眉头紧锁:“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想想大航海时代,高等文明与低等文明的接触,历史已经给了我们太多血腥的教训。这个‘过滤器’的称谓本身就充满了达尔文主义的冰冷色彩。我担心,我们不是被邀请参加一场学术交流会,而是被送进了一个残酷的斗兽场。”
一位日本着名的天体生物学家插话道,语气带着东方特有的含蓄与深邃:“或许,我们不应该用‘善’或‘恶’这种二元对立的观念去揣测他们。他们的逻辑可能完全不同于我们。这个‘评估’,可能就像我们评估一个蚁巢的生态价值一样,无关善恶,只关乎……功能和潜力。”
“功能?潜力?”一位俄罗斯的数学家冷哼道,“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立刻把全球最优秀的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都集中起来,像展示样品一样,等着他们来‘评估’?这简直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
辩论无休无止,恐慌与希望如同双头蛇的两颗头颅,在每个知情者的内心撕扯。有人夜不能寐,仿佛能听到末日审判的倒计时滴答作响;有人则兴奋难抑,认为这是人类摆脱孤寂、跃升文明等级的终极挑战。
在这场席卷全球顶层的思维风暴中,书院,“沉思之间”,反而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平静。
这种平静,并非源于无知或无惧,而是源于更深层次的认知和准备。
林见鹿、沈渊、陈默、埃琳娜,以及通过全息投影接入的苏晚晴、赵昊,还有“觅音计划”的汪明远,构成了人类面对此次危机最核心、也最知情的一个小圈子。
“恐慌毫无意义。”林见鹿的声音透过加密网络,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无论我们恐惧还是期待,倒计时都在继续。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集中所有资源,在‘数据包’抵达时,以最快的速度接收、解析,并理解它。”
陈默顶着两个巨大的黑眼圈,但精神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妈的,管他是什么‘过滤器’还是‘监考老师’,先把‘考试大纲’拿到手再说!我已经把我们所有的算力,包括‘河图·改’和即将组装完成的‘洛书’,都调整到了最佳接收状态!只要它敢发,我就敢接!”
沈渊补充道:“我已经协调了国家层面的所有深空监测和通信阵列,确保在信号抵达时,我们能以最大带宽和最高灵敏度进行接收。同时,应急方案也已经准备就绪,万一‘数据包’带有某种……攻击性代码或者意识入侵性信息,我们能在纳秒级内启动物理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