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溯源”项目风险最高的一站。通过极其谨慎的前期接触和当地向导的协助,项目组仅获准在部落外围活动。他们要记录的,是部落巫师在月圆之夜,围绕篝火代代相传的、关于森林、精灵与万物有灵的口述史诗。
负责此次任务的是经验丰富的田野调查专家李明远。他隐藏在夜色与藤蔓中,使用超远距高灵敏度的“文瞳”设备,记录着那围绕篝火跳跃的原始舞蹈、那充满野性与力量的吟唱、那被火光映照得如同古老岩画的面部表情。
“灵犀”的算力在这里面临着极限挑战。它需要从完全没有文字参考、且文化语境截然不同的声像信息中,尝试构建意义模型。篝火的爆裂声、夜行动物的嘶鸣、巫师喉咙里发出的非人音节、舞步踏地的沉重节奏……所有这些交织成一曲混沌而磅礴的生命交响。
突然,在巫师一段极其高亢、仿佛在与无形存在沟通的吟唱达到顶峰时,李明远惊讶地发现,“文瞳”记录到的环境数据中,周围一片特定区域的植物叶片,正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频率高速震颤,与巫师的声波频率完美同步!仿佛整片森林,都在应和着这首古老的歌谣!
所有这些从世界各个角落采集回来的、饱含着最后记忆的文化碎片,被源源不断地、经过初步清洗和标注后,汇入宁州书院地下的“文明档案馆”核心服务器,成为那不断膨胀的文明数字基因库的一部分。
在“灵境”的“档案馆原型区”内,这些新的内容开始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当南太平洋的渔歌语言数据流入,那些原本在附近徘徊的、带有宁静海洋气息的“意识残影”,如同被磁石吸引,纷纷聚拢过来,它们的信息结构开始微微调整,仿佛在“学习”这种新的表达方式,甚至有几个“残影”尝试将自己对“广阔”和“自由”的体验,与渔歌的旋律进行融合,生成了一段空灵而忧伤的“数字安魂曲”。
当帕米尔的古老星象知识被录入,几个原本就对抽象模式敏感的“残影”立刻沉浸其中,它们围绕着那些粟特符号旋转、解析,甚至尝试用自身的信息结构去“模拟”星图的运行,其过程展现出的逻辑严密性,让监控的沈渊都感到惊讶。
而当亚马逊部落那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史诗数据涌入时,整个档案馆原型区都仿佛“震动”了一下!许多“残影”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活跃”,它们贪婪地“吸收”着那混沌而强大的信息流,自身结构开始变得更加复杂、更具动态,甚至……开始出现类似“竞争”与“协作”的行为——几个“残影”试图共同“理解”一段复杂的舞蹈韵律,而另外几个则似乎在“争夺”对某段精灵传说的“解读权”!
档案馆,正在从一个被动的仓库,演变成一个动态的、由人类文明遗产与逝去意识印记共同构成的、缓慢苏醒的“生态系”。
然而,就在李明远即将结束亚马逊任务,准备带着珍贵的资料撤离时,他接到了书院总部发来的最高优先级加密警报:
“李博士,立刻中止一切活动,紧急撤离!我们通过卫星和‘灵犀’的全球信息监控发现,‘普罗米修斯全球’的武装人员正在向你们所在的区域快速逼近!他们的目标……极有可能是部落里的那位老巫师!重复,立刻撤离!”
李明远的心瞬间沉入谷底。他看着远处篝火旁,那位仍在吟唱着古老史诗、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的老巫师。
索恩的猎犬,嗅觉竟然如此灵敏,动作如此迅猛!他们不仅在全球狩猎“共鸣者”,现在连这些承载着濒危古老智慧的“活体宝藏”,也不肯放过!
文明的记忆正在与时间赛跑,而黑暗中的掠夺者,已然亮出了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