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燎原星火(2 / 2)

林见鹿示意沈渊关上会议室的门,启动了最高级别的信号屏蔽。

“论文引发的关注度足够高了,这为我们争取了时间和空间。”林见鹿说道,语气凝重起来,“现在,说说那个‘能量共振波纹’吧。分析有结果了吗?”

沈渊调出一份高度加密的报告,投射到私人屏幕上:“‘灵犀’进行了超过十万次的模拟和比对分析。基本可以确定,我们在‘烛龙一期’放电时捕捉到的那段异常波纹,与埃琳娜之前记录的‘现实低语’,以及格陵兰岛的中微子爆发信号,在数学本源上,共享同一种……嗯,可以称之为‘时空拓扑签名’的东西。”

“时空拓扑签名?”埃琳娜饶有兴致地重复着这个生造词。

“可以这么理解,”沈渊尝试解释,“就像每个人的dNA序列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能量波动模式,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超越我们现有物理认知的数学结构。它似乎标志着某种……与常规时空不同的‘接口’或者‘褶皱’被触动了。”

“也就是说,”林见鹿总结道,“我们每进行一次高能量的聚变实验,就像是在一扇紧闭的大门上敲了一下?而索恩在格陵兰岛做的事情,可能不仅仅是敲门,而是在尝试……撬锁,甚至炸门?”

“比喻很形象,”沈渊点头,“而且,根据‘灵犀’的推演,这种‘敲门’行为,似乎存在一个累积效应。能量越高,实验规模越大,这种‘共振’就可能越强烈,越容易被……‘门另一边’的东西感知到,也越容易引起索恩那边的反应。”

会议室里陷入一阵沉默。这意味着,他们的“金乌”计划,不仅仅是一场科技竞赛,更可能是一场他们尚未完全理解规则的、涉及更高维度存在的危险游戏。

“秦雪那边有什么新消息?”林见鹿问。

“有,”沈渊切换屏幕,显示出一张复杂的金融网络图,“她追踪到,索恩旗下那几家向小行星监测网络捐款的空壳公司,其资金最终流向了一个位于瑞士的、极其隐秘的私人信托。这个信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冷战时期,其主要资助方向,除了天体物理,还有一个非常冷门的领域——考古语言学,特别是对某些已经消亡的、疑似拥有高度发达天文知识的古代文明遗迹的研究。”

“考古语言学?古代文明?”埃琳娜挑起眉毛,“这和聚变、和中微子爆发有什么关系?难道索恩相信古代神话里藏着制造太阳的说明书?”

“不确定,”沈渊摇头,“但秦雪发现,该信托资助的考古项目中,有多个都指向了世界各地那些充满未解之谜的史前遗迹,比如哥贝克力石阵、纳斯卡线条,以及……青藏高原的某些特定区域。”

青藏高原!再次与“摇篮”计划产生了关联!

林见鹿的眼神骤然缩紧。他走到世界地图前,目光在格陵兰岛、瑞士、青藏高原之间来回移动,仿佛在试图看穿这些地点背后隐藏的逻辑链条。

能源、远古文明、高维信号、时空拓扑……

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碎片,正被一只无形的手,逐渐拼凑成一个模糊而庞大的轮廓。而这个轮廓所指向的真相,可能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惊人。

就在这时,林见鹿的加密通讯器再次震动,是秦雪的紧急通讯请求。

他立刻接通。

“见鹿,”秦雪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和难以置信,“我刚截获到一段经由格陵兰基地加密中转、发往瑞士的短讯,破译难度极高,内容残缺。但关键信息是……他们提到了一个代号……‘苏尔特尔(Surtr)’……以及……‘暮光之剑(ilight Sword)已校准’。”

苏尔特尔?北欧神话中,在“诸神黄昏”里手持烈焰魔剑,最终烧毁整个世界的神只!

“芬布尔之冬”是诸神黄昏的前奏,而“苏尔特尔”是毁灭的执行者!

林见鹿、沈渊和埃琳娜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索恩的“芬布尔之冬”项目,其终极目标,恐怕不仅仅是获取能源那么简单。他们校准的“暮光之剑”,指向的……难道是某种能够引动、甚至操控那种高维能量的……武器级应用?

“金乌”计划点燃的能源希望,在这一刻,仿佛被来自格陵兰冰原的极寒阴影所笼罩。

林见鹿深吸一口气,对着通讯器沉声道:“秦雪,不惜一切代价,搞清楚‘苏尔特尔’和‘暮光之剑’的具体指代!我们要知道,索恩手里拿着的,到底是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还是一柄足以焚毁一切的……魔剑。”

挂断通讯,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他们刚刚向世界证明了能源希望的可行性,却发现自己可能正站在一个更加巨大、更加危险的悬崖边缘。

希望的星火已然燎原,但随之而来的,究竟是照亮未来的曙光,还是……毁灭的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