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烈火试真金(2 / 2)

公关总监嗓子已经哑了:“林总,舆论完全一边倒,我们发布的‘深切哀悼,积极配合调查’的声明,根本压不住负面声浪!很多合作方和预订客户也打来电话询问情况,部分预订订单出现了取消潮!”

周薇刚从江州赶回来,风尘仆仆,脸上带着疲惫和愤怒:“我回来的路上接到好几个电话,之前谈得好好的电池材料供应商,口气都变得犹豫起来!‘泰山计划’不能受影响!”

林见鹿坐在主位,面无表情地听着各方面的汇报。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压在他的肩上。他知道,此刻他不能乱,他一旦乱了,军心就散了。

“舆情方面,”林见鹿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继续发布声明,核心就两点:第一,对逝者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对家属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公司会承担所有责任。第二,重申我们积极配合官方调查的决心,在正式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不猜测,不辩解,不推诿。同时,法务部门跟进,对那几个跳得最欢、明显造谣带节奏的自媒体和KoL,固定证据,准备律师函!”

“可是林总,这样会不会显得我们太软弱……”公关总监有些迟疑。

“在生命面前,任何商业考量都是次要的!”林见鹿斩钉截铁,“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口水战,而是时间和真相!姿态放低,态度要诚恳!”

他转向周薇:“供应链和‘泰山’那边,你亲自去稳定。告诉他们,见鹿科技垮不了!这点风浪,还掀不翻我们这艘船!把我们在瑞典实验室的最新进展(尽管微小),以及国内供应链伙伴的几个技术突破点,选择性、适度地透露给核心伙伴,增强他们的信心!”

安排完这些,林见鹿看向一直沉默地盯着电脑屏幕的沈渊:“老沈,现场和技术分析,有什么进展?”

沈渊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血丝,显然一夜未眠。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技术工作者特有的严谨和一丝……困惑。

“现场初步勘查结果很诡异。交警那边的数据显示,对方货车严重超载且司机疲劳驾驶,是全责方,这一点没有疑问。诡异的是我们的车。”

他操作电脑,将几张高精度的现场照片和三维扫描模型投射到大屏幕上。

“你们看,撞击点位于驾驶室A柱偏下的位置,这是最致命的侧面碰撞之一。按照常规的碰撞力学,乘员舱会在这种冲击下严重变形、侵入。但是——”沈渊放大了G9测试车残骸的图片,“我们的A柱,只是弯曲,没有断裂!乘员舱的整体结构,保持了惊人的完整性!甚至车门在撞击后,理论上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打开!”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这完全超出了他们对这种级别撞击的预期。

“这怎么可能?”周薇难以置信。

“是‘灵犀堡垒’车身结构和新一代超高强度钢的功劳。”沈渊解释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更深的疑云,“我们的被动安全设计,可能远超我们自己的预估,在极限情况下保住了乘员舱的生存空间。”

“那两位工程师……”林见鹿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沈渊的脸色再次沉痛下来:“法医的初步判断……他们系了安全带,但致命的不是车体变形,而是……**瞬间的极高G值过载导致的内脏和颅脑损伤**。”他顿了顿,艰难地补充道,“就像……被高速甩动的鞭子抽中了头部和胸腔。”

瞬间过载?这似乎更指向了撞击的突然性和猛烈程度,与对方货车的全责吻合。

“那自动驾驶系统呢?”林见鹿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事发时,系统是否处于激活状态?它有没有做出任何错误的决策或干预?”

沈渊摇了摇头,眉头紧锁:“这就是最奇怪的地方。我们调取了事故前最后一段时间的系统后台数据。数据显示,在撞击发生前大约1.2秒,系统传感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已经捕捉到了对向货车的异常轨迹,并判断出存在极高碰撞风险。系统立刻发出了最高级别的视觉和声音警报,并且……**执行了紧急转向规避动作**。”

他调出了数据曲线:“你看,方向盘有一个明显的向左输入的信号,试图让车辆避开驾驶室侧的正面撞击。但是,对方货车冲过来的速度太快,角度太刁钻,留给系统反应的时间窗口只有不到一秒。规避动作刚刚开始,撞击就发生了。”

数据清晰,逻辑分明。系统非但没有失灵,反而在极限情况下做出了正确的、试图挽救生命的决策,只是对方的违规太突然,太猛烈,超出了任何系统(包括人类驾驶员)的反应极限。

“也就是说,从技术层面看,我们的自动驾驶系统在这次事故中,非但无过,反而在最后关头试图‘救人’?”周薇总结道,语气复杂。

“数据上是这样显示的。”沈渊点头,“但是……”他话锋一转,脸上阴云更重,“我们无法解释一个关键问题——**在系统捕捉到风险并启动规避前的零点几秒,车辆本身有一个极其微小、但数据上确实存在的异常加速信号**。这个信号非常微弱,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工程角度看,可能只是信号干扰。而且,它发生在系统干预之前,从时间顺序上,不应该影响最终的撞击结果。”

沈渊抬起头,看向林见鹿,眼神凝重得可怕:“但是,林总,这个微弱的异常加速信号,它的特征码……我从未在我们的任何测试版本软件或硬件中见过。它……不像是我们系统固有的东西。”

一句话,让整个会议室瞬间降至冰点!

不属于见鹿科技系统的异常信号?

是软件底层某个未知的bug?是传感器受到了极端干扰?还是……**某种来自外部的、恶意的入侵**?

“磐石……”林见鹿低声念出这个名字,眼中寒光爆射!

如果真的是外部入侵,哪怕只是制造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异常信号,其用心之险恶,令人不寒而栗!他们不需要完全控制车辆,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制造一个微不足道的“意外”,就足以引发连锁反应,将见鹿科技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能追踪到这个信号的来源吗?”林见鹿的声音冷得像冰。

“很难。”沈渊摇头,“信号太微弱,残留数据太少。而且,如果是高手所为,肯定会清除痕迹。我们正在组织最强的网络安全和嵌入式系统专家进行深度挖掘,但这需要时间,而且……不一定有结果。”

真相,似乎触手可及,却又隔着一层厚厚的、充满恶意的迷雾。

就在这时,林见鹿的秘书匆匆推门进来,脸色紧张:“林总,外面……来了很多穿着制服的人,说是**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调查组的**,要求立刻见您,并封存所有与事故车辆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数据。”

调查组来了!而且是国家层面的!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是危机,也是……一个契机?

林见鹿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因为一夜未眠而有些褶皱的衬衫衣领。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慌乱,只有一种经过极致压力淬炼后的平静与坚定。

“该来的总会来。”他看向自己的核心团队,“记住,积极配合,坦诚沟通。对我们掌握的数据和分析,如实汇报,包括那个……异常信号。”

他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这场风波,是灾难,也是试金石。正好让所有人都看看,我们见鹿科技,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我去见调查组。”

说完,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会议室门口。背影在压抑的灯光下,拉得很长,却挺拔如松。

而在网络的某个阴暗角落,一场针对见鹿科技,更为精密、更为恶毒的舆论风暴,正在某些人的操控下,悄然酝酿着新的攻击波次。对手的獠牙,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