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懂什么!那是高科技!人家一天赚的钱,比马保国一辈子见过的都多!跟你们掰扯不清!”
类似的争论,发生在无数个家庭饭桌、朋友聚会和线上聊天群里。支持马保国的人,未必真的相信他能打,更多的是借题发挥,表达对传统失落、身体机能退化以及科技带来生活巨变的一种朴素担忧和抵触情绪。而支持林见鹿的年轻人,则觉得这帮老古董不可理喻,完全无法理解现代科技的价值和魅力。
这种代际之间、观念之间的碰撞,使得“比武”事件远远超出了一场简单的商业炒作或网络闹剧,成为了一个折射社会心态、文化冲突和时代变迁的棱镜。
**见鹿科技内部,自然也密切关注着这一切。**
沈渊的舆情监控团队二十四小时轮班,实时追踪着各大平台的数据波动和情绪变化。巨大的数据看板上,密密麻麻的曲线和关键词不断跳动。
“林总,目前正面评价稳定在65%以上,中性吃瓜占20%,负面评价已降至15%以下,主要集中在部分对科技持保守态度的群体。”沈渊汇报道,“‘非遗数字新生’计划的相关话题热度正在快速攀升,预计将成为我们下一个品牌宣传的亮点。”
赵昊看着数据,咧着嘴笑:“嘿嘿,因祸得福啊这是!没想到这么一闹,咱们的品牌知名度又上了一个台阶,连我老家不怎么上网的二舅都打电话来问我是不是在新闻里那个公司上班!”
周薇则保持着冷静:“热度高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我们被放在了更大的放大镜下。‘非遗数字新生’计划必须尽快拿出实实在在的、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否则很容易被反噬,说我们只是喊口号。”
林见鹿听着众人的讨论,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深知,舆论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次,他们凭借智慧和格局,成功地将一次潜在的危机转化为了机遇。但这也提醒他,随着见鹿科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所承载的社会期待和所面临的审视也必将越来越严苛。
“沈渊,继续监控,尤其注意是否有新的、试图带节奏的负面话题出现。”林见鹿指示道,“赵昊,市场部配合,趁着这波热度,把我们之前准备好的关于‘灵犀生态’如何改善健康生活、促进文化交流的案例,做一轮精准推送,进一步强化我们的正面形象。”
“明白!”赵昊干劲十足。
“周薇,”林见鹿转向她,“‘非遗数字新生’计划由你亲自牵头加速推进,优先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且能快速出效果的项目,比如和故宫或者国家博物馆合作,用AR技术复原某个珍贵文物或者历史场景,尽快向公众展示我们的诚意和能力。”
“好的,我马上组织团队。”周薇点头。
部署完毕,林见鹿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城市。舆论的哗然终将过去,热搜会被新的事件取代。但这次看似荒诞的挑战,却像一次突如其来的压力测试,检验了见鹿科技的公关应对能力、品牌韧性和社会责任感。它也让林见鹿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构建商业护城河,不仅仅是在技术、资本和文化上布局,同样包括在复杂的舆论场中,塑造并扞卫自己的品牌价值和公众形象。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在这风云激荡的时代,任何一丝微风都可能演变成席卷一切的风暴。而见鹿科技这艘大船,在经历了这次略显魔幻的舆论风浪后,其航行的姿态,似乎变得更加沉稳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