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灵犀2.0发布(2 / 2)

“已筛选出三家符合要求的酒店,并对比了价格和设施。显示详情吗?”

“预订中间那家。再帮我规划一下从机场到酒店的路线,考虑到周一可能堵车。”

“行程已加入日历。航班、酒店预订确认信已发送至您的邮箱。实时路线规划已就绪,将在出发前提醒您。”

整个过程,没有打开任何一个旅行或地图App,全部通过自然语言与“鹿鸣”的对话完成。那种流畅和智能,让现场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叹。

第二个场景,跨应用创作。

“鹿鸣,把昨天我在灵犀图库中标记为‘灵感’的三张图片,还有刚才录制的环境音,混合我之前在‘随笔’App里写的那段关于‘城市黄昏’的文字,生成一个30秒的短视频短片,配一首舒缓的钢琴曲。”

这个指令复杂得多,涉及多个应用的数据调用和创造性整合。只见屏幕上的“鹿鸣”界面快速而优雅地流转,调用图库、音频文件、文本编辑器,甚至接入云端素材库寻找匹配的音乐。十几秒钟后,一段意境优美、音画同步的短视频生成完毕,效果堪比经过简单剪辑的作品。

“这…这简直是把一个创作团队塞进了手机里!”台下有科技记者失声感叹。

林见鹿适时地解释道:“这背后,是我们构建的‘灵犀云’的强大算力和算法支持,以及oS层面对应用数据和能力的彻底打通。‘鹿鸣’之所以能完成如此复杂的任务,正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助手,而是整个‘云+端’生态的神经中枢。”

第三个场景,更是展现了“鹿鸣”的主动智能。

林见鹿没有发出指令,只是看着手机屏幕。过了一会儿,“鹿鸣”的声音主动响起:“检测到您已连续工作90分钟,建议休息10分钟。您关注的科技博客刚刚更新了一篇关于‘边缘计算’的文章,已为您提取核心观点。另外,您设定的‘购买牛奶’的提醒已触发,需要导航至最近的超市吗?”

这种基于上下文、时空和用户习惯的主动关怀与服务,再次引发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

“当然,‘鹿鸣’的强大,离不开开发者的创造力。”林见鹿话锋一转,将舞台延伸至生态,“我们向所有开发者全面开放了‘鹿鸣’的语音交互接口和云服务能力。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应用功能,封装成‘鹿鸣’可以调用的‘技能’,让用户以更自然的方式使用他们的服务。”

他展示了几个第三方应用与“鹿鸣”结合的案例:一个健身应用可以通过语音记录训练数据并获取实时指导;一个智能家居应用可以通过“鹿鸣”统一控制家中的各种设备;一个教育类应用可以实现与“鹿鸣”的智能问答互动…

最后,林见鹿总结道:“灵犀oS 2.0与‘鹿鸣’,不仅仅是一次系统升级。它代表着我们对于移动智能体验的重新定义: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从‘手动操作’到‘自然交互’。我们正在迈向一个‘智能随处可在,服务随手可得’的时代。而这,只是我们构建‘数字生命共生体’愿景的第一步。”

发布会在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和无数闪烁的闪光灯中落幕。

效果是爆炸性的。

“重新定义交互!”“语音助手的终极形态?”“见鹿科技再次领先一个身位!”类似的标题席卷了科技媒体。

社交媒体上,“呦呦鹿鸣”瞬间成了热门梗,网友们纷纷玩起各种召唤“鹿鸣”的段子。

资本市场也迅速做出反应,见鹿科技的股价在次日开盘后一路飙升。

然而,在这场巨大的成功面前,林见鹿却显得异常平静。发布会结束后,他回到办公室,窗外是城市的璀璨灯火,映照着他沉思的脸庞。

周薇敲门进来,脸上带着成功的喜悦:“反响远超预期!我们的生态吸引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嗯,”林见鹿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但眼神依旧清醒,“这只是证明了我们上一阶段的思考是正确的。但‘昆仑’之后,下一座需要攀登的山峰在哪里?‘鹿鸣’之后,下一个颠覆性的交互范式又会是什么?”

他走到窗前,望着夜空:“薇姐,别忘了,‘蓝色弹弓’里那些看似不着边际的想法,或许其中就藏着答案。灵犀2.0的成功,不是终点,它只是为我们争取了更多时间和资源,去探索那片更未知的星辰大海。”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见鹿科技凭借灵犀2.0的惊世骇俗,正式在风云激荡的时代舞台上,刻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舞台的中央,从来都是最危险的位置。林见鹿深知,在无数掌声和镁光灯的背后,那些被触及核心利益的巨头,绝不会坐视不理。更激烈的交锋,即将到来。而他和他的团队,必须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场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