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浓,林美娟倚在办公室窗边,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灯,手指悬在手机屏幕上方迟迟未落。
玻璃映出她眉间的犹豫——自从察觉到陈裕年的异常,这份邀约在草稿箱里躺了整整两天。
终于,她深吸一口气按下发送键,消息气泡里跳动的文字仿佛带着温度:“陈大哥,明天晚上有时间吗?到家里吃顿便饭,正好我妹妹也来了。”
写字楼外的霓虹灯次第亮起时,手机震动起来。
林美娟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抓起手机,陈裕年的回复简短有力:“好啊,我正有此意,只不过要麻烦弟妹了。”
她盯着屏幕上的文字反复读了两遍,紧绷的肩膀突然松弛下来,连带着窗外刺目的霓虹都变得柔和。
指尖在键盘上轻快跳跃:“那好,明天晚上七点在家等您。”发送成功的提示音里,她听见自己如释重负的叹息。
林美娟拨通李振东电话时,听筒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
“我刚刚约了陈大哥明天晚上七点到家里吃饭。”
她话音未落,就听见丈夫爽朗的笑声穿透电流:“你约完了?我刚刚还想给他打电话呢!”
背景音里隐约传来同事的交谈,却盖不住李振东语气里的雀跃,“行,那就明天晚上七点。”
林美娟转身坐回办公桌,抽出抽屉里的家庭账本,钢笔尖悬在空白页:“那我就让张婶多买些菜,你看看还要买些什么?”
窗外的晚风吹动纱帘,将她的声音染上几分温柔。
李振东思索片刻:“那我就买点酒,其他的你看着办吧。”
他的声音突然压低,带着只有夫妻间才有的亲昵,“辛苦老婆大人安排啦。”
“好啊,我知道了,你忙吧。”挂断电话,林美娟望着手机里的通话记录出神。
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在桌面投下细长的光影,恍惚间她想起创业初期,三人挤在狭小的办公室吃泡面的场景。
那时陈裕年总说等公司做大了,要摆十桌流水席庆祝,如今公司真的成了集团,却连一顿家常便饭都显得如此珍贵。
她翻开手机备忘录,开始认真罗列菜单——陈大哥爱吃的酱牛肉,李振东最爱的红烧鱼,还有妹妹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办公桌上的台灯却将这份菜单照得透亮,像一簇温暖的火苗,驱散了整日萦绕心头的阴霾。
陈裕年盯着手机屏幕上林美娟发来的邀约信息,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办公室窗外的晚霞似乎都变得更加绚丽。
他轻轻摩挲着手机边框,想起创业时三人挤在小屋里吃泡面的日子,那时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退出聊天界面,他特意将这条消息标为“已读”,又忍不住重新点开看了两遍,才小心翼翼地将手机塞进西装内袋。
夕阳的余晖透过厨房的纱窗,李振东家里,张婶将最后一道糖醋排骨端上桌时,蒸腾的热气裹着酸甜香气漫过餐桌。
瓷勺磕在碗沿发出清脆声响,坐在对面的张婶推了推老花镜,听着林美娟的叮嘱不住点头:"放心,明儿保准去早市挑最新鲜的肋排,再买些大闸蟹回来清蒸。"
"姐,陈裕年是谁啊?"林美玲突然抬起头,垂落的发丝扫过盛着丝瓜汤的白瓷碗。
她咬着筷子头,目光在姐姐泛红的脸颊和姐夫李振东意味深长的笑容间来回游移。
厨房窗外传来归鸟的啼鸣,李振东伸手替妻子添了勺汤,汤汁顺着瓷勺弧度滑落,在碗里荡开涟漪。
"这个陈裕年是你姐夫的朋友。"林美娟用纸巾轻轻按了按额角的薄汗,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碗沿凸起的花纹。
"当初我们俩来到深圳,好多事都是陈大哥在帮忙。公司成立时,凭借人脉和资源,打通了很多渠道。现在也是公司的大股东,实打实的创业伙伴。"说到最后几个字时,她的声音不自觉带上了几分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