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谋划(2 / 2)

队伍中响起压抑的吸气声。秋月看见一个脸上带疤的青年握紧了刀柄,眼中燃起野火。她认得这人,是去年雪灾时九小姐从人牙子手里救下的铁匠。

训练间隙,秋月带着春桃给众人分发加餐。蒸饼里掺了空间种子长出的甜薯,格外香甜管饱。那疤脸青年接过饼时突然低声道:\"请转告小姐,张铁牛这条命是她的。\"

回院路上,春桃好奇道:\"秋月姐,咱们庄上何时种了这种甜薯?\"

\"是...是赵庄头新试的品种。\"秋月攥紧袖中的戒指。这几日她发现,戒指里的种子在外界生长会长的非常过好。

连绵春雨中,九小姐带着秋月登上西山。远处几座荒山在雨幕中若隐若现。

\"查清楚了吗?\"九小姐突然问。

秋月连忙汇报:\"东边两座是官地,每年缴十两银子就能租。北面那座...\"她压低声音,\"是前朝废矿,据说闹鬼,地契在县衙积灰多年。\"

九小姐唇角微扬。闹鬼最好,省得有人窥探她练兵。正要说话,忽见山道上王员外的马车疾驰而来。

\"父亲?\"九小姐罕见地露出惊讶。王员外亲自见她是啥事。

马车帘子掀起,露出王员外阴沉的脸:\"你可知三丫头告你私练甲兵?\"他扔下一卷竹简,\"三个月内,若这些荒地不能产出军粮,我也保不住你!\"

秋月捡起竹简,是军器监的征粮令,数量足够养活一支军队!回庄路上,九小姐突然问:\"秋月,庄上新作物长得特别快,是不是?\"

秋月心跳骤停,却见九小姐自顾自道:\"定是这儿的山神眷顾。\"她转向秋月,\"明日开始,所有荒地都种上那种甜薯。\"

当夜,秋月冒险进入戒指空间。发现茂盛的果林,有一眼清泉。她掬水尝了尝,甘甜异常。灵机一动,她取了些泉水混入次日浇地的水中。

三日后,新垦的荒地上,薯苗以惊人的速度抽枝展叶。赵德全带着庄户跪地称奇,九小姐却望着远处的山峦,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

………

九小姐跪在祠堂的青石板上,低垂着头,眼泪无声滑落。王员外坐在上首,脸色阴沉,三小姐站在一旁,嘴角噙着冷笑。

\"父亲,女儿真的没有私练甲兵……\"九小姐声音哽咽,颤抖着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女儿只是见庄上收成不好,想多开些荒地,让庄户们过得好些……\"

她打开锦盒,里面是她这些年积攒的首饰——几对翡翠镯子、几支金银钗、几枚珍珠耳坠。

\"这些……女儿都愿意交给父亲,填补军粮的缺额。\"她抬起头,眼中含泪,却强忍着不让它落下,\"女儿无能,经营不善,连累父亲操心……\"

王员外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叹了口气:\"罢了,你年纪小,不懂经营也是常理。\"他接过锦盒,语气缓和了些,\"但庄上的人手,不能再随意调动了。\"

九小姐低头应是,心中却冷笑——三姐这一告,反倒让她看清了父亲的底线。他不会真的罚她,但也不会让她轻易壮大。

?——?

回到青林山庄,嫡母身边的嬷嬷悄然来访,递上一张银票:\"夫人说,小姐受了委屈,这一千两银子,算是补偿。\"

九小姐接过银票,唇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

有了嫡母的银票,九小姐立刻着手收购旁边的荒山。

\"赵德全,\"她指尖轻点桌面,\"去县衙把北面那座废矿的地契买下来,记住,用生面孔去办,别让人知道是我们青林山庄的手笔。\"

赵德全躬身应是,心中却暗暗心惊——小姐的手段,越发老练了。

?——?

秋月站在新购的荒山上,望着远处连绵的丘陵,心中盘算着如何用戒指里的灵泉改善这片贫瘠的土地。她蹲下身,悄悄将几滴灵泉混入土壤,又埋下几粒耐旱的种子。

\"秋月,\"九小姐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你觉得这片地,能种出什么?\"

秋月心头一跳,连忙低头:\"回小姐,若是精心打理,或许能种些耐旱的作物。\"

九小姐笑了笑,没再多问。

新收的荒山需要人手,九小姐以\"赈济流民\"的名义,收留了三十余名逃荒的农户,又暗中买下十名身强力壮的奴隶。

庄内进出管控骤然严格,以新人为由必须登记来历,夜间巡逻增加三倍。

三日后,一名新来的流民试图溜出庄子报信,被张铁牛当场拿下。

九小姐坐在厅上,冷眼看着被按在地上的男子:\"谁派你来的?\"

男子咬牙不答。

九小姐轻笑一声,挥了挥手:\"拖下去,处理干净。\"

当夜,庄内再无人敢随意走动。

三小姐的婚期定在三个月后,嫁的是隔壁县一个世家的嫡次子。消息传到青林山庄时,九小姐正在查看新开荒地的作物长势。

\"听说三小姐在屋里摔了一套茶具。\"夏荷低声禀报,\"嫌嫁妆比原先定的少了三成。\"

九小姐轻笑一声,指尖抚过一株长势格外好的甜薯藤:\"嫡母这是做给父亲看的。\"她转头对秋月道,\"去库房挑两匹妆花缎,给三姐姐添妆。\"

秋月一怔:\"小姐要主动示好?\"

\"做给外人看的。\"九小姐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让她安心嫁人,别临走前再给我添乱。\"

?——?

妆花缎送到王府那日,三小姐当着众人面亲热地拉着九小姐的手,转身却对心腹丫鬟冷笑:\"装什么大度?等我出了门子,有她好看!\"

秋收时节,王府六公子突然造访青林山庄。这位妾室所出的庶子年方十六,正在县学读书。

\"九妹妹这庄子经营得真好。\"六公子望着晒谷场上金黄的麦浪,眼中闪着精光,\"听说新开的荒地收成是别处的两倍?\"

九小姐沏茶的手微微一顿。这些农作物果然太显眼了。

\"六哥说笑了。\"她将茶盏推过去,\"不过是选了些耐旱的种子,又恰逢风调雨顺。\"

六公子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临走时突然道:\"父亲让我明年开始学着打理家族生意,九妹妹若有好的营生,别忘了提携兄长。\"

当夜,九小姐立即下令:\"所有新作物的种子单独存放,对外只说是从西域商人处购得。\"

趁着年关前货物流通频繁,九小姐派张铁牛带着十个心腹,在邻县盘下一间绸缎庄。

\"记住,\"九小姐将一叠银票交给秋月,\"用不同的人头开户,别让人看出这些铺子的关联。\"

秋月犹豫道:\"小姐,仓库里的蚕丝...\"

\"先别动。\"九小姐摩挲着茶杯,\"等开春后,用这批西域'特产'打开局面。\"

?——?

腊月祭祖时,王员外突然宣布:\"开年后,老六跟着李管事学盐引生意,老五去南边照看茶山。\"

九小姐垂眸掩去眼中精光——父亲这是在为庶子铺路。没有嫡子的王家,迟早要面临继承之争。而她,必须在那之前织就自己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