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搬好小板凳了!坐等暴雪娱乐掀桌子!”
电影界的公司和从业者们看到这条微博,先是莫名其妙,随即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天灵盖!
暴雪娱乐在电影领域的统治力有目共睹,每次出手都是技术和票房的双重碾压。
她突然把矛头也对准了电影界,难道……除了持续产出《侏罗纪公园》这样的大片,她还有更颠覆性的东西要拿出来?
新的放映技术?新的制作模式?还是……新的发行渠道?
游戏界更是雪上加霜,他们这几年,被《英雄联盟》、《解限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各家游戏厂商,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
可现在,柳如烟直接宣布他们时间不多了??
“她到底要干什么?!”
“电影和游戏……她难道想打通两个领域?”
“全新的娱乐形态?生态闭环?”
“快!加大研发投入!不能坐以待毙!”
“警告:柳如烟这不是宣战!而是通知!”
恐慌、猜测、紧迫感如同瘟疫般在两个行业间交叉传染。
柳如烟这条看似轻飘飘的微博,像是一道最后通牒,逼得所有相关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
嫉妒值+200,嫉妒值+200…^系统里嫉妒值增长的提示,在柳如烟听来是如此悦耳动听。
柳如烟看着网上那些将信将疑,甚至还有不少人在嘲讽她“虚张声势”的评论。
她冷笑一声,随手关闭了微博界面:“还真以为我是在吓唬你们?”
她不需要争辩,事实会是最好的回应。
时间悄然滑入六月。
暴雪娱乐去年没上映的新作——《人工智能A.I.》,登陆全球各大影院。
这部电影的题材,探讨人与人工智能的情感与伦理边界,带着科幻的冰冷外壳与内核灼热的人文关怀。
其深邃的主题和引发思考的潜力,在初夏这个思绪容易纷飞的季节上映,显得格外应景。
然而,对于电影界的其他“玩家”而言,这根本不是应景不应景的问题,这简直是催命的符咒!
电影上映首日,排片率毫无悬念地占据绝对优势,上座率更是爆满!
影评人和观众的交口称赞,迅速将其推上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神坛。
《人工智能A.I.》,本身探讨的是冰冷科技与温暖人性的边界。
而柳如烟却用它来执行,对行业冷酷无情的市场清退!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种讽刺。
电影界内部,已是一片哀鸿遍野!
“又来了!又来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六月啊!这本来算是个淡季,我们还能喘口气,回点血……”
以往暴雪娱乐虽然强势,但主要火力都集中在暑假档、寒假档、春节档这几个兵家必争之地。
暴雪娱乐吃肉,他们好歹还能在,其他不那么重要的月份捡点骨头汤喝,维持一下生计。
现在可好!看看这大半年!《阿凡达:水之道》、《辛德勒的名单》、《斯拉夫赛博朋克村庄》、《侏罗纪公园》,现在又加上这部《人工智能A.I.》!
整整五部爆款,每一部还都是统治票房级别的怪物!
暴雪娱乐这是无缝衔接,全年无休地在轰炸市场啊!
其他的电影,现在连定档的勇气都没有了!
好不容易谈好的排片,一看暴雪有新片,院线那边立刻态度暧昧,恨不得把我们直接踢出去!
绝望的情绪在蔓延。
他们发现,暴雪娱乐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在传统热门档期发力。
而是开始以极高的频率和稳定的质量,持续不断地输出顶级内容,以垄断全年的优质档期和观众注意力!
更让他们感到无力的是,暴雪娱乐拥有着他们无法企及的底气和资本。
人家暴雪娱乐财大气粗,能把一部制作完成的电影,压上一年再发布!他们敢吗?
一部大成本电影制作完成,制片方恨不得上映第一天就开始算回本周期!
多压一天,利息、运营成本都能把我们拖死!
巨大的实力鸿沟和商业模式差异,让越来越多的电影公司感到绝望。
他们仿佛看到一扇巨大的,名为“暴雪娱乐”的铁门,正缓缓落下,要将他们彻底隔绝在主流市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