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歌名就和电影名字一模一样,简单,直接,甚至显得有些“偷懒”。
《匆匆那年》这首歌,在系统中售价是十万白月光值。
柳如烟现在并不缺少白月光值,所以她兑换的相当果断。
她微微闭上眼睛,前世那首旋律优美而伤感,歌词细腻刻画着青春遗憾与物是人非的经典歌曲。
如同潮水般在她脑海中清晰浮现。
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带着特定的时代印记,和情感温度。
“呵,倒是应景。”柳如烟轻笑一声,修长的手指飞快落在IdI键盘上。
第二天一早,陶清羽早早到了一号录音室。
他正细心地用软布,擦拭着控制台上的每一个按钮和推子,确保设备一尘不染。
门被轻轻推开,柳如烟笑眯眯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乐谱。
“诶?丫头,今天这么早?又给哪部电影写好配乐了?”陶清羽放下手中的布,笑着迎了上去。
他对柳如烟的新作品,依旧充满期待。
柳如烟将手中的歌谱轻轻放在控制台光滑的桌面上,笑道:“不是配乐,是给人家的电影写一首主题曲。
而且,对方还特意要求,得我亲自来唱。”
“好家伙,这么下本钱啊?给了多少钱?”
“三千万。”
“哟,那他可是占便宜了!”
陶清羽拿起曲谱,先大概扫了一遍,便点点头说道:“对方还真是占便宜了。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啊?”
“《匆匆那年》!”
二人就这么轻松的聊着“费用”这样的敏感话题,丝毫没有一点负担。
陶清羽拿着原版曲谱,熟练地操作复印机,复印了几份。
这时,涛子等‘绣色乐团’的老伙计们也都陆续来到了公司。
陶清羽将还带着油墨温热的曲谱分发给众人,脸上带着久违的兴奋光彩:“来吧,老伙计们,看看丫头的新歌!”
众人接过曲谱,只是粗略看了几眼主旋律和和弦标记,脸上便纷纷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
这柳如烟写的歌,还真是从未让人失望过,一如既往地高水准。
没有生疏的寒暄,没有冗长的讨论,录音室里很快就响起了乐器调试的声音。
悲伤的琴音,贝斯沉稳的低音,钢琴流淌的琶音,以及鼓点轻巧的节奏……
众人一边试奏,一边根据陶清羽从控制台传来的指令,偶尔微调一下,整个过程高效得惊人。
众人边录边调整,竟然也丝毫不见滞涩缓慢,专业音乐素养和多年磨合的默契,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午,大家简单地在一起吃了顿工作餐,席间谈论的也多是音乐和编曲上的细节,氛围轻松而专注。
饭后稍事休息,众人重新回到一号录音室。
所有乐器都已调试到最佳状态,乐手们在玻璃隔间后各就各位。
陶清羽坐在巨大的调音台前,调整好麦克风,透过对讲系统对站在立式麦克风前的柳如烟说道:
“来吧丫头,设备都准备好了。咱们先完整地过一遍,找找感觉。”
柳如烟点点头,戴上专业的监听耳机,将外界的一切杂音隔绝。
有了“菲姐声线的加持”,她根本就不用做什么调整,就让自己沉浸到《匆匆那年》那略带伤感的情绪氛围中。
隔音玻璃窗外,陶清羽对着乐队成员们打了个手势。
下一刻,前奏响起。
钢琴独奏引出主线旋律,音符清澈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紧接着,吉他和弦轻柔地加入,贝斯铺垫出沉稳的底色,鼓点则像是心跳,不疾不徐地敲打着时光的节拍。
悲伤而优美的旋律在录音室里缓缓流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怀念的氛围。
柳如烟站在立麦前,听着耳机里的伴奏,眼神仿佛穿透了时空。
“匆匆那年我们
究竟说了几遍
再见之后再拖延
可惜谁有没有
爱过不是一场
七情上面的雄辩……”
她的声音没有刻意渲染悲情,而是用一种近乎平静的诉说口吻。
将歌词中那份关于青春、关于错过、关于遗憾的复杂心绪,细腻而克制地铺陈开来。
歌曲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重量,敲打在听者的心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