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瑕疵,能感知到像素级的偏差,永远在追求那不可能的“完美”。
然而,在暴雪娱乐这段时间里。
斯皮尔伯格惊讶地发现,他遇到了“同类”,甚至是一群比他更“偏执”的完美主义者。
一个公司的气质,往往是由其开创者塑造的。
暴雪娱乐的特效团队,也深深烙印着柳如烟那种“偏执”到苛刻的基因。
他们对最终视觉呈现,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很多时候,在斯皮尔伯格看来,某个特效场景已经让他感到惊喜。
但暴雪娱乐自行开发的算法和引擎,却总能让他眼睛发直!
斯皮尔伯格:“……”
比如,在“死亡星球”战役的特效奇观里,原本使用1000个动作捕捉数据生成300余种角色动作。
但暴雪娱乐的特效团队,非常不满意!
斯皮尔伯格:“……”
最终,暴雪娱乐的特效团队,硬生生用了3000个动作捕捉数据,生成了900余种角色动作。
再通过AI驱动,实现全场景的动态战斗。
斯皮尔伯格:“oh——!他们居然连算法和模型都自己写?”
这种对技术极限的挑战,和对细节的疯狂追求,起初让斯皮尔伯格有些不适应。
毕竟在好莱坞,时间和预算永远是紧箍咒,他通常需要在效果和效率之间做出妥协。
但在暴雪娱乐,他听到最多的话是:“这样就行了吗?”“可是这里还不够流畅。”“那就不计成本,做到最好。”
而更让斯皮尔伯格感到幸福的是,无论他提出多么天马行空,甚至听起来有些离谱的视觉想法。
暴雪团队的第一反应从来不是“这不可能”或“这太贵了”。
他们总能迅速理解他的艺术意图,并用技术语言进行拆解和实现。
这种创作者与技术专家之间毫无障碍的,同频共振的沟通,是斯皮尔伯格从未在其他地方体验过的高效。
当《头号玩家》最终成片,在他和暴雪团队夜以继日的打磨下诞生时。
斯皮尔伯格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这将是电影特效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斯皮尔伯格怀着激动又有些不舍的心情,带着最终成片来到了柳如烟的办公室。
“柳,”他的声音因兴奋而有些沙哑,“它完成了。我不敢相信……这比我梦想中的样子,还要完美十倍!
你的团队……他们是真正的巫师!”
柳如烟开心地笑道:“斯蒂文。一起看电影吧!”
暴雪娱乐观影厅内,众人全都坐好。
一边是以柳如烟为首的核心团队,另一边则是斯皮尔伯格带来的几位核心制片和助理。
经过这么久的合作,双方人显得格外亲切。
“终于要看到了!”
“天哪,我有点不敢看……”
“不知道我们做的那些部分,最终合成起来效果怎么样?”
“斯蒂文这几天嘴角就没下来过,肯定是好东西!”
斯皮尔伯格和柳如烟坐在最佳位置,相视一笑。
“安静了安静了,要开始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现场的窃窃私语瞬间平息下来。
灯光缓缓暗下,巨大的银幕亮起。
熟悉的龙标闪过之后,片头开始。当暴雪娱乐的雪花LoGo与安培林娱乐的自行车剪影LoGo并列出现时。
现场响起了一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