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庞大的资金,极致的匠心和宏大的视野,硬生生“砸”出一个真实世界的暴力美学。
这种“真实”所带来的沉浸感和品质感,是他们那种“似模似样”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同时,她们也彻底打开了眼界!
如果也有这样的剧本,这样的投资,又会是什么结果?
一阵微风掠过,吹动屋檐下的铜铃,清脆作响。
同时也吹动了每一位港岛导演心中,那根名为“创作可能性”的弦。
他们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神逐渐从震惊变为狂热。
原来,格局真的可以这样打开。
接下来的三天,这群港岛导演彻底放飞自我。
柳如烟对此自然是满口答应。
她安排了向导和剧组车辆,任由他们在象牙影视城考察。
导演们不再满足于《梦华录》一个剧组,而是拿着影视城的地图,穿梭于各个风格的片区。
在明清宫苑区,他们看到一个历史正剧剧组。
光是皇帝出巡的仪仗队伍就浩浩荡荡近百人,铠甲鲜明,旗幡招展,场面调度井然有序,那份恢弘大气让他们咂舌。
一位擅长拍江湖片的导演喃喃道:
“这放在我们那里,可能就用十几个人意思一下,靠镜头晃和烟雾弹来造势了。”
在民国风情街,他们偶遇一个年代谍战剧组。
他们看到美术指导,为了一个咖啡馆角落的一个复古电话机的型号,是否符合当时年代,亲自和道具组反复核对资料。
那种抠到极致的考究让他们汗颜。
他们甚至还溜达到了一个现代都市剧的拍摄外围,看着剧组动用的无人机群进行高空航拍。
拍摄的稳定器、伸缩炮等高级设备一应俱全。
灯光组拉来的器材车,简直像个小型的军火库。
“这设备……比我们拍电影用的还新还全!”
徐老怪盯着那台国内最新型号的电影级摄影机,眼神火热得像看到了绝世美女。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断听到、看到、甚至不经意间打听到的数字,一次次冲击着他们的认知:
“听说那边那个仙侠剧,光特效预算就占了总投资一半…”
“这个组?还行吧,S级项目,听说男女主片酬加起来就过亿了,但那都是顶流,平台和广告商都抢着投……”
“我们这场景搭建是小钱,主要是后期做虚拟场景烧钱……”
这些闲聊、抱怨、甚至凡尔赛。
听在这些精打细算惯了的港岛导演耳中,无异于一场场关于“成本”的观念地震。
其实这真的不能怪他们!
如今暴雪娱乐在娱乐圈的统治力,这些剧组再想粗制滥造,拍摄出来的东西,根本就没人看!
暴雪娱乐的高标准,就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
想让自己的作品被观众接纳,他们必须倒逼着自己把作品质量提高、提高、不断的提高!
第三天下午,几位导演聚在影视城一家茶馆的露台上。
看着
徐老怪缓缓喝了口茶,长叹一声:“以前总觉得内地是人傻钱多,乱烧钱。现在看看……倒是我们眼界窄了。”
他指着苛求……出来的东西,它就是不一样。
观众是用脚投票的,他们看过了好的,怎么可能还回去看我们那些‘罐头景’和‘五毛特效’?”
国祥苦笑点头:“是啊。不是我们不会拍,而是以前没条件才这样拍。
柳总说得对,她不是要我们放弃港片的味道,而是要我们把那股劲,放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
小娟姐感慨道:“市场决定制作。内地有这个市场容量,就敢这样投入。
我们以前守着港岛和东南亚那一亩三分地,预算自然上不去。
我们也只能绞尽脑汁的省……省到最后,路子越来越窄。”
三天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冲击,彻底击碎了他们最后的疑虑和保守。
他们不再觉得柳如烟当初说的“不用担心预算”是空中楼阁。
反而开始真切地渴望,能拥有这样的创作条件和资源。
这一刻,这群港岛导演的眼神不再有迷茫和计算,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兴奋和坚定。
只因他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天地。
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投身其中,去创造他们曾经不敢想象的作品。
柳如烟用通过“体验式教育”的方式,打破港岛导演的思维局限。
完成了对他们“省钱毛病”的根治,并将他们的创作野心,彻底激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