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文娱:别慌,收你们来了 > 第167章 真诚是唯一必杀技

第167章 真诚是唯一必杀技(2 / 2)

“注意看船窗的玻璃,是手工吹制的,和1912年的工艺一样,这成本得百万起吧?”

“哇——你们注意到那些道具了吗?这都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奢侈品啊。这暴雪娱乐为了追求真实感,全都一模一样复刻了一遍吗?这得多少钱啊——”

当纪录片放到“船头飞翔”镜头的特效拆解。

从演员吊威亚反复试拍到后期团队用3000帧\/秒的相机捕捉风的轨迹,最后合成出“裙摆飘向大海”的经典画面时,连业内导演都忍不住在评论区留言:

“服了,暴雪连特效的‘试错过程’都敢放出来,这是把家底亮给所有人看啊!”

接下来画面一切,是杰克教Rose吐口水的戏份,以及全剧组集体反对的画面,但最后罗导坚持保留并成功说服剧组的画面。

“哈哈哈,竟然教女主吐口水,这究竟是怎么想的啊?”

“觉得男女主都好可爱。”

“一直觉得罗导是个大老粗,没想到外语说的这么好!”

接下来,视频播放的是历史学家们对道具细节的考证,以及罗悦12次潜入深海拍摄残骸的纪录片,和演员访谈等深度内容。

纪录片结尾,老年露丝抛“海洋之心”的镜头拍摄花絮意外戳中泪点。

饰演老年露丝的演员NG了八次,不是因为演技不好,而是每次说到“杰克,我要走了。”都会哽咽。

她对着镜头说:“我想起我先生了,他走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把我们的定情信物藏起来的。”

弹幕里瞬间飘满:“泪目”!

“原来最打动人的戏,从来不是演出来的,是‘带了自己的故事’!”

“看到‘海洋之心’被抛下去的那一刻,居然有点想哭。想不到这么简单的一幕,背后竟然拍了这么多条。”

“暴雪选演员,选的不是流量,是能把角色‘装在心里’的人。”

“我奶奶看这段哭了,说‘这姑娘眼里的怀念,和我想我爷爷时一模一样’!”

最后结尾的这一幕,成了大夏影史的第一个名场面。

两亿弹幕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根本就看不清任何一个字!

无数网友截图发到了网上,引得更多人出来围观。

这部没有华丽辞藻,只有真实记录的纪录片,仿佛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它没有刻意煽情,却用最笨拙、最真实的方式,将电影制作的艰辛、团队的偏执、技术的突破、演员的奉献,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两小时的纪录片,播放量在当晚就破三亿。

豆瓣更搞笑,竟然给了这部宣传片的评分直接飙到了9.8。

网友们被豆瓣这波操作搞的都要笑死了。

两个小时的纪录片,非但没有劝退观众,反而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沉浸式体验”和“集体观影”效应。

社交媒体上彻底炸了:

“我看完了!两个小时,我一分钟都没快进。这根本不是宣传片,这特么是‘信仰充值片’!”

“对不起,暴雪娱乐,我承认我之前说话太大声了!这波宣传,天花板级别!”

“看完花絮纪录片,我t现在就想冲进电影院看正片!这宣传效果绝了!”

“什么叫诚意?这就叫诚意!让你清清楚楚看到你的电影票钱花在了哪里!每一分钱都值!”

“柳如烟是营销鬼才吧?以前怎么没人想到这么干?用真诚打败一切套路!”

“罗导和他的团队简直是工匠——致敬!春节档必看!”

“《永不沉没的传奇》这个名字起得太好了,既指电影里的船,也指电影本身,更指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

“年度最佳宣传,没有之一!甚至这个纪录片本身都值得一个奖!”

“泰坦尼克号超级花絮”、“被泰坦尼克号花絮震撼到了”、“柳如烟营销鬼才”等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

原本一些对爱情片题材不太感兴趣的观众,也因为这部纪录片所展现的宏大制作、技术突破和工匠精神,进而对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和期待。

港台的制作团队和内地的投资商,被柳如烟一记直拳就给打懵了!

当年他们用大投资的噱头,和柳如烟打擂台,结果柳如烟和他们玩电影质量。

当他们用名导+大制作为噱头,柳如烟和他们玩港台情怀。

当他们用大投资+名导+顶流为噱头时,柳如烟却玩起了小成本制作。

现在他们用港台情怀作为噱头,柳如烟却跟他们玩起了幕后制作!

这个柳如烟,无论你用什么招数,她都有招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