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了宋钰才发现,在那威严和压迫之下,是一个个歪斜的窝棚,和一张张瘦到脱相的面孔。
城门两侧设有塔楼,在塔楼旁,站着数个身着盔甲的士兵,个个手握长枪一片肃穆之色。
入城者寥寥,出城的人却已排成长队。
张垚赶着马车前行,走到门洞处时,被一个身着圆领长袍的中年男子拦了下来。
这人是商队中的管事,姓尤。
在他身边,一个着盔甲配长刀的官差,正一脸不耐的看着他们。
“尤管事。”张垚恭敬的叫了一声。
尤管事点头看向宋钰,他天生笑面,看谁都带着几分慈爱,
“沈小郎君,你的名字并不在商队之中,入城需要查看路引文书,可带了?”
整个商队三四十人,马匹车辆鱼贯入城,宋钰可没有看到有人拦车查验核对身份。
这一路她与张垚相谈甚欢,但两人都十分有分寸。
她从不向张垚打听商队的事情,张垚也没探究过她的身份。
原本还想着这商队对此并不在意,眼下看来,在城外不在意,但入城就另说了。
宋钰从背囊中拿出路引递了过去。
尤管事接过浅浅扫了一眼,便递给了那官差。
见对方点头,这才将路引递还,
“眼下大邺与西边各国常有摩擦,边关兵事不断,清远县地处大邺西北,临近西岭关,郎君去了并不见安稳。
若郎君想要回京,待入了城可雇几个镖师护送,想必更为妥帖。”
路引上原主的籍贯,姓名,性别以及要去的地方皆写的清楚明白,尤管事这话说的坦荡,宋钰点头:
“多谢。
魏郎君救了我,怕是没机会当面道别,望尤管事帮忙转达。”
说完,车轮滚动,入了城。
城内城外一道墙,却划出两个世界来。
宋钰这一路走来见惯了荒村废田,眼下看到这砖石的街道,井然有序的房舍和来往的百姓时,心中也多了几分安全感。
商队绕开了主路,在距离城门不远处一家偏僻的小院前停了下来。
院门外的幌子上写着平安客栈四字。
这客栈看着有些破败,但胜在院落宽敞,商队十多辆马车尽数入内依旧不显拥挤。
张垚将马车停放好,带着宋钰进了客栈。
“今天太晚了,再入城寻脚店也不容易,你脚伤还没好全,不如就在这儿凑合一晚。”
宋钰也没打算折腾,点头道:
“这一路多亏张大哥照顾,路上多难,张大哥保重。”
张垚点头,宋钰说话客气却并不扭捏,而且谈吐比他们这些大老粗文雅,虽瘦弱了些,却没有对商人的鄙夷和厌弃。
那一口一个大哥,叫的他分外舒心,自然对这少年也多了几分关心。
刚要走,又忍不住嘱咐:
“你听尤管事的,这城内有家怀远镖局,在大邺各地皆有分号,名声一贯不错。
你去雇两个镖师回京去。
商队明日会采买补给,离开应在后日,你若是有事可随时来寻我。”
商队人多,住在客栈一楼的通铺间。
宋钰认了门,这才与张垚分开。
寻掌柜的要了二楼的房间,见外面的天还没黑,她问帮忙带路的伙计:
“小哥,客栈附近可有卖衣裳、胭脂的铺子?”
“自是有的。”伙计笑着回道,
“就咱们门口的街道一路往内城走,便有一家成衣铺子。
郎君要是要的着急,那可要快些。
再有一个时辰,便宵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