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科学破冰(1 / 2)

边境哨所的金属走廊里,陈默刚读完敖烈的加密信息,身后就传来雷克队长冷硬的声音:技师,有新任务。

陈默不动声色地关闭通讯器,转身看到雷克站在三米外,手中拿着一个数据板。

三号航道又发生冰崩,比上次规模更大。雷克将数据板递过来,给你两小时,证明你之前的成绩不是侥幸。

全息投影上显示着新的冰崩现场——一座百米高的冰山完全坍塌,巨大的冰块将航道堵得水泄不通。几个北境工程队正在现场忙碌,但进展缓慢。

这次的情况更复杂,雷克指着投影,冰层内部有大量空腔,常规爆破可能引发连锁坍塌。

陈默快速扫视着数据,系统已经在脑海中开始运算:

【冰崩结构分析:内部空腔占比37%,应力分布极不稳定。】

【常规方案风险:71%概率引发二次坍塌。】

【推荐方案:低温等离子切割配合精准微爆破,理论最优用时:1小时09分。】

不需要两小时。陈默抬起头,一小时十分钟足够。

雷克眯起眼睛:你确定?这次可不是模拟。

正因为不是模拟,才更容易。陈默走向装备库,现场有更多数据可供参考。

五分钟后,陈默驾驶海渊号来到冰崩现场。巨大的冰块在航道上堆成小山,几艘北境工程船正在尝试用激光切割,但效果甚微。

让出作业区域。陈默通过公共频道发出指令。

你谁啊?一个粗犷的声音回应道,我们是正规工程队,你一个外来者指手画脚什么?

雷克的声音切入频道:按他说的做。这是命令。

工程船不情愿地让开位置。陈默能听到频道里传来低声的抱怨:...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海渊号悬浮在冰崩上空,底部探出数个新型传感器。

系统,全息扫描。

【扫描中...构建三维结构模型...检测到17处关键应力点,43处潜在坍塌风险。】

一个精细的冰崩结构模型在陈默眼前展开,每处风险点都用红色标记。比雷克提供的数据还要详细数倍。

释放切割单元。

六台新型工程机器人从海渊号腹部弹出,它们的末端不是普通的钻头,而是散发着幽蓝光芒的等离子切割器。

先从G5区域开始,斜角35度切入。

机器人精准地执行指令,等离子光束如同手术刀般划过冰面。与传统激光不同,等离子切割几乎不产生热量,避免了冰层融化导致的结构不稳定。

啧啧,这装备...公共频道里传来惊叹声。

陈默无视这些杂音,全部心神都集中在操作上。他的十指在控制台上飞舞,同时操控六台机器人进行高精度作业。

b区发现异常空腔,系统突然提示,建议调整切割路径。

陈默立即修改指令,机器人灵巧地绕开危险区域。这种实时调整的能力,让观战的工程队成员们都屏住了呼吸。

二十分钟后,最大的几个冰块都被精准地分割成可处理的大小。

准备微爆破。陈默下令。

微型爆破装置被植入冰层的关键节点。与常规炸药不同,这些装置产生的冲击波频率经过精心计算,能够最大化破碎效果,同时最小化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爆破倒计时:3、2、1!

沉闷的爆炸声接连响起,被分割的冰块应声碎裂,但周围的冰层却纹丝不动。这种精准的控制力,让频道里再没有任何质疑声。

清理碎片,声波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