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大牢深处,阴冷潮湿,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绝望的气息。被俘的暴徒骨干,在经验丰富的刑部老吏拷问下,心理防线逐一崩溃。他们提供的线索零碎而模糊,指向几个身份不明的“阔绰老爷”或者“管家模样的人”,但具体名姓、相貌却语焉不详。
然而,徐承烈和负责此案的韩干吏并未气馁。他们知道,如此周密的煽动,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痕迹。一方面,他们加大了对南京城内三教九流、尤其是银钱流通和生面孔的排查力度;另一方面,则将调查的重点,投向了那些在暴乱发生后,反应最为“积极”的守旧派官员及其关联人士。
“大人,”韩干吏向徐承烈汇报,“根据被俘者零散描述,那几个陌生人在散布谣言和给予银钱时,曾无意间提到过‘不能任由那些格物院的妖人祸乱朝纲’、‘要还士林一个清净’等语。其口吻,不似普通市井之徒。”
徐承烈目光一凝:“士林…格物院…他们的目标很明确。”
就在这时,派去监视几位重点怀疑对象的暗探传回一条关键信息:在暴乱发生前两日,与周延儒过从甚密的一位致仕官员府上,其管家曾秘密会见过来自城西棚户区的几个地痞,其中一人身形样貌与已被击毙的刘三颇为相似!而且,该管家在暴乱当夜,曾匆忙出府,去向不明,直至凌晨方归。
“盯紧那个管家!查他当晚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徐承烈立刻下令。
几乎同时,沈万三那边也从另一个渠道获得了突破。户部市易司在清理“振华工坊”的账目残骸时,意外发现了几页未被完全烧毁的私账记录,上面隐约记载了工坊近几个月来,曾数次遭到不明身份人士的骚扰和原料破坏,王振华曾怀疑是竞争对手所为,但苦无证据。而其中一次原料被掺假的事件,经手的那家牙行,其背后东家,赫然与另一位在朝中激烈反对新政的御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两条线索,如同黑暗中摸索到的丝线,虽然纤细,却都隐隐指向了那个盘踞在朝堂之上的守旧集团。
徐承烈与林川、沈万三密议后,决定不再打草惊蛇,继续暗中收集证据,等待时机,务求一击必中。
然而,对手也并非束手待毙。周延儒等人敏锐地察觉到风向不对,尤其是自家管家的行踪可能已经暴露。他们深知,一旦事情败露,将是灭顶之灾。
一场围绕“灭口”与“保护证人”的暗战,在南京城的阴影下悄然展开。
周延儒府邸,密室之内。
“废物!都是废物!”周延儒再无平日里的儒雅风度,气急败坏地低吼,“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干净!”
那 forr 官员面色惨白:“周公,现在说这些晚了!那管家…必须尽快处理掉!他知道的太多了!”
“怎么处理?如今刑部盯得那么紧!”
“制造意外…失足落水,或者…急病暴毙!”forr 官员眼中闪过狠毒之色。
就在他们谋划着灭口之际,徐承烈早已布下天罗地网。他料定对方会狗急跳墙,早已派精干人手,对那几个关键人物进行了严密保护,同时故意露出一些破绽,引诱对方出手,以便人赃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