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制度巩固(2 / 2)

王贞仪提议:可以在各州县设立举报箱,鼓励百姓检举贪官。格物院新研制了一种特殊的纸张,可以用来书写密报,遇水即化,防止泄密。

第三,设立民生监察院,接受百姓申诉。林川最后说道,要让百姓有个说理的地方。以往百姓有冤无处诉,现在要让他们知道,朝廷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这些措施很快推行。令人惊讶的是,最支持这些措施的竟是各地士绅。他们发现,新政虽然限制了特权,但也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往日的苛捐杂税取消了,官员也不敢随意敲诈勒索,做生意反而更安心了。

七月流火,第一个巡回法庭在南京开庭。审理的是一起土地纠纷案:一个士绅强占农户土地,被农户告上法庭。

庭审当日,南京府衙外人山人海。原告是个老实巴交的老农,被告则是当地有名的士绅。在众目睽睽之下,法庭依据《大明约法》判决士绅归还土地,并赔偿损失。

往日的官司,谁给的钱多谁赢。老农捧着判决书,热泪盈眶,如今这世道,真的变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被判决的士绅也心服口服:往年这种案子,输赢全看谁给的钱多。如今依法判决,反而公平。至少我知道,我的合法产业也会受到保护。

消息传出,百姓欢欣鼓舞。各地治安明显好转,百姓安居乐业,商人敢于投资,工匠乐于创新。一个大治之世,正在缓缓拉开序幕。

然而,制度的完善并非一帆风顺。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阻力。

在山西,一个知县公然抵制巡回法庭,被立即革职查办。

在湖广,几个士绅联合抵制新税制,被廉政公署查处。

在江南,一些官员阳奉阴违,被民生监察院揭发。

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让制度更加完善。到了八月,新政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稳固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