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危局思变(1 / 2)

正月初一,南京城全城戒严。奉天殿内,议会紧急会议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夜。烛火换了一茬又一茬,代表们个个面带倦容,但无人离开。

必须立即出兵!徐承烈指着地图上的标注,准噶尔这次出动五万骑兵,河西危在旦夕!若是嘉峪关有失,整个陕甘都将不保!

钱谦益却道:徐将军,城内叛乱未平,如何出征?孔胤植等人还在逃,万一他们卷土重来...

没有万一!王老栓拍案而起,声音在殿内回荡,边关百姓就不是百姓了?俺们当兵的时候,可没这么多顾虑!当年在辽东,鞑子打来了,俺们提着脑袋就上,哪管身后事!

沈万三也站起来:商路断绝,损失的是整个大明!从南京到西域的商路,养活着百万百姓。我建议立即拨款出征。

但当他看到军费预算时,不禁倒吸冷气:二百万两?国库哪里拿得出这么多?去年结余不过八十万两...

兵部尚书李邦华苦笑:沈老板,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若是战事延长,三百万两都不够。粮草、饷银、军械、抚恤,哪一样不要钱?

不能延长。林川斩钉截铁,必须在春耕前结束战事。否则误了农时,明年就要闹饥荒。

殿内陷入沉默。每个人都明白,这是个两难的选择:不出兵,边关必失;出兵,国库空虚。

便在僵持之际,王贞仪突然道:或许...可以发行战争债券。

债券?代表们面面相觑,这个新名词让很多人困惑。

就是向民间借款。王贞仪解释,朝廷发行债券,承诺战后连本带利归还。这样可以快速筹集军费,又不增加赋税。

她取出一份详细的方案:根据格物院测算,若是发行二百万两债券,月息一分,五年还清,总共需还二百六十万两。但若是战事顺利,缴获的战利品就足以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