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暗涌动(1 / 2)

崇祯二十年腊月二十八,南京城笼罩在岁末的严寒中。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将这座帝都装点得银装素裹。辽王府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林川与徐承烈对坐案前,正在研究一份来自陕西的密报。

王爷,这是王老蔫从陕北送来的急报。徐承烈将密报摊在紫檀木桌案上,眉头紧锁,清点八旗田产时,发现大量地契不翼而飞。据查,都被当地士绅暗中收购了。其中以米脂李家庄的李员外最为猖獗,此人原是前明降将,在地方上颇有势力。

林川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看来有人想趁新政未稳,浑水摸鱼。这些地契若是落在他们手中,将来推行土地改革时必生事端。

更麻烦的是,徐承烈压低声音,孔胤植离开曲阜后,没有回南京,而是去了济南。当地暗线报告,他与十几个致仕官员往来密切,其中还包括前兵部侍郎孙传庭的旧部。

窗外风雪呼啸,书房内炭火噼啪作响。便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管家在门外禀报:王爷,沈万三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沈万三披着一身雪花进来,连斗篷都来不及解,脸色焦急:王爷,江南出事了!松江府三十家织户联名罢市,说是新式织机抢了他们的饭碗。现在整个松江的织机都停了,上万织工无事可做。

林川与徐承烈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忧虑。新政推行半年,旧势力的反扑终于开始了。

具体情况如何?林川示意沈万三坐下细说,亲自给他倒了杯热茶。

沈万三接过茶盏,也顾不上烫,急声道:自从推广新式织机,一个女工能抵五个男工。那些传统织户成本太高,生意都被抢了。他们不敢明着反对新政,就用罢市来施压。现在松江的绸缎价格已经涨了三成,再这样下去,整个江南的纺织业都要受影响。

徐承烈冷笑:这是要给我们下马威啊。先是八旗田产,再是织工罢市,看来他们是打算多管齐下。

林川沉思片刻,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传令议会,明日召开紧急会议。同时让王老蔫继续追查地契下落,必要时可以动用锐士营。

王爷,徐承烈担忧地说,若是动用军队,恐怕会落人口实。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林川转身,目光坚定,新政不能半途而废。沈老板,你立即回松江,告诉织工们,朝廷会给他们一个交代。

沈万三匆匆离去后,林川对徐承烈道:备车,我要进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