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曙光(1 / 2)

四月的北京城,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气息。林川站在紫禁城的金水桥前,望着这座刚刚光复的都城,心中百感交集。三年前,他就是在这里眼睁睁看着崇祯皇帝自缢殉国。

将军,郑经纶快步走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文渊阁的典籍虽然不全,但我们找到了这个——

他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册子,封面赫然写着《满文老档》。这是清军入关后编纂的机密档案,详细记录了各地的镇压行动。

这是他们罪行的铁证!郑经纶的手在颤抖。

与此同时,太医院里,李二狗在剧痛中醒来。他身中五箭,最危险的一支距离心脏只有半寸。老医官正在为他处理伤口,见他醒来,连忙按住他:别动!箭镞刚刚取出。

书...书怎么样了?李二狗虚弱地问。

都保住了,医官红着眼圈,你昏迷前还死死护着书箱。

这时,林川亲自来看望伤员。见到李二狗醒来,他难得地露出笑容:你立了大功。文渊阁的典籍,大半都保住了。

还...还不够...李二狗艰难地说,《永乐大典》的正本...

林川的神色凝重起来:已经派人去查了,据说被运往了盛京。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感到沉重。《永乐大典》不仅是典籍,更是华夏文明的象征。若是在他们手中遗失,将是千古罪过。

四月二十,林川在武英殿召集众将。这是北伐以来第一次在皇宫内举行军事会议,每个人都神色肃穆。

我们不能停,林川开门见山,清军主力还在,多尔衮已经逃往盛京。

将士们需要休整,杨把总提出异议,连续作战半年,伤亡太大。

那就分兵,王老蔫建议,主力休整,派精锐追击。

就在这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江南的义军发生分裂,部分将领拥立朱氏宗室称帝,与林川的父亲周文远分庭抗礼。

糊涂!郑经纶拍案而起,大敌当前,怎能内讧!

更糟糕的是,清军利用这个机会开始反扑。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突然倒戈,放清军入关,北伐军的后路被切断!

我们被包围了。杨把总看着地图,脸色铁青。

面对危局,林川反而异常冷静:传令全军,准备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