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襄阳风云(2 / 2)

“什么?!”刘义宣又惊又怒,猛地站起,额角青筋暴跳,“岂有此理!北秦欺人太甚!”

幕僚补充道:“据抓获的细作初步拷问,他们奉命不仅在搜集情报,更在城中大肆散播谣言。有的说主公早已暗中投靠刘劭,欲出卖荆州将士;有的则说主公与刘骏勾结,欲引兵入荆,吞并其他宗室;更有的说……说北秦大军不日即将南下,若不及早归顺,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刘义宣听得浑身发冷。这些谣言恶毒无比,精准地挑拨着他与部下的关系,煽动着恐慌情绪,无论他作何选择,内部都可能先乱起来。北秦此举,绝非仅仅为了情报,更深的目的,是要让襄阳乃至整个荆州彻底乱套,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统一的力量,无论这个力量是倒向建康还是浔阳,或是保持中立。一个混乱、虚弱、内耗的荆州,才是北秦最乐于见到的。

“好一招毒计!”刘义宣咬牙切齿,“这是逼着我必须立刻表态,卷入内战,无暇他顾!甚至盼着我荆州内部先自相残杀起来!”

他烦躁地在书房中踱步。北秦的阴影,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所谓的“中立自保”显得如此可笑和脆弱。

“父王,”刘恢低声道,“北秦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然其目前严守边界,并未真正南下。当务之急,恐仍是……两位兄长之争。我军若再迟疑,无论哪方胜出,恐怕都会视我荆州为隐患。且城内流言与北秦细作,还需立刻处置,否则军心民心溃散,后果不堪设想。”

刘义宣停下脚步,目光再次扫过案上那两份文书。建康的威逼利诱,浔阳的血泪控诉和承诺,北秦的阴险算计和暗中捣乱……所有的压力都汇聚于此,逼迫他做出选择。

他走到窗边,望向城外连绵的军营和更远处隐约的汉水。那是荆州儿郎,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传令!”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决绝,“将抓获的北秦细作,公开审理,明正典刑!首级悬挂城门,以安民心,以儆效尤!”

“严密监控城中舆论,再有散布谣言、动摇军心者,无论背景,严惩不贷!”

“至于……”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复杂起来,“回复建康和浔阳的使者,就说……荆州地当北陲,强虏在侧,不敢轻举妄动,需全力备边,以防不测。然同气连枝,讨逆之心与诸君同。暂且……暂且馈赠浔阳军粮五千斛,以示支持讨逆大义。”

刘恢和幕僚闻言,顿时明白了主公的意图。这依然是一种极度谨慎的骑墙和拖延,但略微偏向于道义上占优的刘骏一方,却又以防御北虏为名,拒绝立刻出兵,试图继续观望,保存实力。

这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刘义宣在巨大压力下,所能做出的、看似最稳妥的抉择。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道命令能否稳住襄阳局势?北秦的细作会因此收敛吗?建康的刘劭会对这“暧昧”的支援感到愤怒吗?刘骏会满足于这区区五千斛粮食吗?

襄阳的风云,并未因刘义宣的暂时决定而平息,反而更加波谲云诡。这座重镇,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其命运,依然在忠君、自保、投机与外部势力的恶意操弄下,剧烈地摇摆着,随时可能被下一个浪头彻底吞噬。而北秦“察事听子”的黑手,早已更深地埋入了这片土地的血肉之中。